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青岛 济南报道
为充分激发博士后创新潜能、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加快集聚博士后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2023年6月6日至20日,青岛市博士后政策“三进”行动暨2023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推介团,赴青岛市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大赛巡回宣讲。
6日首站,推介团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及青岛科技大学。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大赛将更加突出注重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更加注重市场运作,打造“政府+市场”合作办赛新模式;更加注重成果拓展,打造博士后事业发展优质生态。
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
6日,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青岛泽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22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金奖得主李崇,分享了高性能MEMS陀螺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大赛让MEMS陀螺技术受到了数倍的关注。该技术属于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领域。”李崇表示。
“大赛为博士后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培养空间,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李崇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大赛后项目团队成功为中科院、清华大学提供定制化测试服务,全国首次为特种金刚石陀螺进行了专业测试和咨询服务,引领金刚石陀螺从无到有,并成功为清华大学提供了陀螺批量测试服务,短期内完成新品测试100只。
“大赛获奖后,项目发展像‘坐上了火箭’。今年3月唯可生物首批入驻博士后产业园,5月份唯可生物青岛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营。”6日,在推介会现场,唯可(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22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铜奖得主何峰,对经济导报记者道出了大赛后一年公司发展的成果。
据了解,唯可生物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和牧草作物遗传改良、基因编辑工具和分子检测方法开发,当时参赛项目为“高通量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技术助力生物育种‘4.0时代’”,为2022年大赛生物类项目排名第一。
青岛博联安创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承晓介绍,2022年大赛,青岛市报名项目540个,取得1金奖、4银奖、3铜奖、16优胜奖、18优秀项目的好成绩。往届大赛已有多位获奖选手入驻产业园区,在大赛平台支持下,参赛博士后拥有了更广阔的机遇与高起点的创业平台。
聚焦创新创业全链
青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88年,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9年以来,青岛在全国率先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目前已连续举办四年,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博士后重要赛事品牌,受到海内外博士后青年人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3年大赛以“博揽英才 创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两个组别,每个组别预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其中海洋开发与应用赛道为首次设置。
“举办大赛,既是对推动山东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也是贯通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介绍。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介绍,山东坚持把博士后群体作为战略性人才资源,坚持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推动博士后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各类博士后科研平台超过1000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家、科研工作站405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78家;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1.5万余人,在站博士后数量突破6100人,博士后招收人数和在站人数均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一季度,山东省新进站博士后311人,同比增长14.3%。其中“双一流”高校和海外高校进站博士分别增长27.3%和39.1%,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