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的本质是供求关系的整合,既然是市场的一种,就需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嬗变到如今百花齐放,就业市场的充分发展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实现。市场的重要特征是双向自由选择,一方面,用工主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用工质量、数量,并且根据市场反应提供合理的薪资;另一方面,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职业目标、生活成本自由选择工作机会。如此一来,实现了劳动力与智力要素向高价值领域流动。
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突出就业优先,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
尊重市场,实现充分博弈
不谈经济问题,谈就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就业市场是充分发展的自由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曾有一个数据,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能拉动的就业增量是150万人。可以说,抓住了生产端与消费端,就抓住了根本。
解决就业要紧紧依靠市场,这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必然路径。企业需要人才以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而企业寻找人才的过程正是解决就业过程。放眼目前的中小企业,在行业中自由竞争最终以效率更高、更优者胜出,而影响效率的条件包括资金、技术、人才、政府补贴等。低效率的企业理应遭到破产淘汰,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与智力,驱赶着这些人进入高效率的企业。但却往往存在“低效率”仍“吃香”的企业,在全面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不可能持久的。
当前,在促就业的工作中,还是存在“形式主义”。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招才引智的任务,或者为了体现工作成果,在企业用工需求并不明显的情况下,频繁带领企业到各类高校开展招才引资活动。属地企业尽管需求不足,或碍于情面,或仅限于雇主品牌宣传,也半推半就而随行。而高校的接待工作则苦不堪言。往年高校一般是秋春两季各安排一场大型招聘会,而近两年则是频繁接待各地的组团招聘,可毕业生却反映投递简历后石沉大海,效果不佳。在促就业、保就业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立足点,那就是不能以牺牲企业、高校利益为代价。
就业市场是一个充分博弈的市场。只有“你情我愿”,就业才能真正稳住。配给制之所以无效率,或是因为劳动者被配置在了不了解、不喜欢的岗位上,或是因为被配给方原本并不存在用人需求,最终导致效率的降低或人员的闲置。
在尊重的基础上,山东企业应该积极拓展市场和业务,扩大企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企业容纳就业的能力。通过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拓展市场和业务范围,增加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销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为员工提供就业支持。
规范劳动关系,提振企业用工信心
企业当前的用工都相对谨慎,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弱,很难实现岗位的增加;二是当前劳动雇佣关系让企业容易陷入被动境地。当前实行的2008版的《劳动合同法》中,以劳动关系的提前解除为例,劳动者只要提前一个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就得无条件接受,劳动者无需给企业补偿;反之,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受很多限制。即便是劳动合同到期,只要劳动者认为需要续签合同,企业就必须续签,否则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个条款实际上让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失去了有效性。三是企业担心用工成本问题,如社保缴费率高,这个问题在社会上早已有了很多议论。此外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以及高企的用工成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出现了“劳务外包”的模式,将用工风险及用工成本转移给第三方。据统计,2021年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值达到了上海市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是代发工资而已,无法产生有效的价值。
促就业、保就业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降成本,尤其是要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实现降成本需要综合施策,近期出台的《山东省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行动方案》中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产能恢复期较长、经营较为困难的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或适当减免相关服务费用,这就加强了政策激励,提振市场信心,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此外,人才培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关注新型业态,发挥人才红利。尤其要注意,人才的培养要跟企业的需求相契合,比如,职业教育中进一步普及“双师制”,在校内有老师教课,在校外有专业老师带领,这样就能极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国的就业弹性非常高,不少行业的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就业者往往一两年就换单位,求职者寻找工作的途径也多样化。为了适应新业态,也给了齐鲁人才网这样的平台更多的机遇。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深度融入重点领域产业链,为链点企业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模式,整合关键环节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持续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对接和供需匹配服务。(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