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建军 通讯员 肖强
近日,滨州医学院2015届药学专业毕业生、无棣县水湾镇副镇长李双秀荣获“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成为唯一入选的山东省医学本科院校毕业生。
扎根基层践初心,青春无悔为振兴。8年来,李双秀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基层治理、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
“请派我去最艰苦的地方”
8年前经滨州医学院推荐,李双秀通过考试如愿成为一名选调生,被分配到滨州市无棣县棣丰街道办事处。由于李双秀从小生长在无棣,爷爷、大伯、爸爸都当过兵,转业回来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爸爸经常告诫她,服务农村百姓是天职,将来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忘了这里。在岗位分配时,领导询问有她什么要求,她便斩钉截铁地回答:“请尽量把我派去最艰苦的地方!”
“有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滨州医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杜春杰到滨州市沾化区农村挂职第一书记,我随志愿服务队去村里。”李双秀说,印象中挂职干部也就是有事才去村里跑跑,可是到了那里她才发现,杜春杰就住在农户家里办公,做饭、干杂活,样样都是自己动手,跟村民相处得就和亲人一样。那种温暖融洽的场景一下子打动了她。毕业那年,正好有机会报名选调村官,她便毫不犹豫地报考。
“做一株扎根泥土的白蜡树”
白蜡树因为环境适应能力强深受当地百姓欢迎,也成为无棣苗木经济的重要来源。而李双秀的理想,就是要活出白蜡树一样的阳光朝气和泼实劲。
“刚下村时,我真是有点打蔫。虽说熟悉这里,但一直读书上学,根本没接触过真正的农村,连基础性的农活都没碰过。”村情民情、乡村党建、经济创收,这些东西和她就像隔着一座山。等静下心来,她发现解决困难的办法只有一个字:“学!”于是,她跟着支书学调研,跟着乡亲学农技,跟着书本学知识。那时,父母家离村里不过几十里路,回去的次数却很少,大部分时间就吃住在村里,学着前辈的样子边干边总结。慢慢的,她就上道儿了。
有一年,李双秀所在社区李白杨村有300多亩撩荒地,由子“村班子”软弱,被群众瓜分。调研之后她就向新组建的村“两委”提出建议:将这些土地收回集体管理。通过现场勘查,她与班子成员分头入户动员,最终将失管抢占集体土地全部收回,并通过盘活资源和引进外资,成功引进无棣华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绿色无公害蔬菜1000吨,实现年利润300万元,解决了闲散劳动力务工200余人,彻底扭转了李白杨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
“青春就要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在李双秀看来,青春,是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在百姓炕头谈惠民政策、在田间地头解急愁难盼、在街头巷尾听百姓呼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基层她真正体会到了,你哪怕做的只是本职上的付出,老百姓也会掏心掏肺地待你。有一年乡村旱厕改造,碰上了三伏天,每天转厕所,味道特别大。李双秀对紫外线过敏,脸上出了一片片的疹子。村里的大娘看了心疼地说:“闺女遭罪啊”。老人又是给她裹头巾,又是忙着找偏方。92岁的王德新老人,膝下一子,儿媳和孙子智障,她时常往老人家里跑,送衣送药,打扫卫生、剪指甲,每次离开时,腿脚不方便的老人都要拉着她的手送出去很远,一路念叨着:“闺女,来呀,常来呀……”
“也许基层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在基层更多的是政策落实,更多的是人间烟火。”作为基层代表,李双秀一路见证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扎根基层,她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