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当前居民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也逐渐凸显。
记者发现,多数老旧小区内可以安私桩的固定车位极其有限,也缺乏空间建设足够比例的公共充电桩。同时,因为充电桩和车位一一对应,车主在使用中往往还会遇到停车位被油车所占的情况。有没有办法能用更少的充电桩,解决更多车的充电需求?
广东肇庆的丁先生,住在一处楼龄近20年的小区内。一年前购买新能源汽车后,他却发现小区内部无法安装充电桩。“小区通道比较窄,可停车的公共空地少,去供电所申请个人充电桩,发现现场条件不满足。”
由于收到同一小区内多位居民的相同诉求,当地供电部门与各方协调后决定,在小区对面路边的公共区域,增设了5台大功率的直流快充桩。
广东肇庆某供电服务中心副经理苏建华:“一共有10个充电枪,供小区及附近500多户居民和商户使用。”
然而记者注意到,很多小区即使是周边也不具备加装快充的用地条件。如何高效开发内部资源,成了关键。在北京一处地下停车场内,记者见到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式的共享充电桩。与传统充电桩不同,这些充电桩都安装在屋顶的轨道上。
现场工作人员胡叶:“直接扫码进入小程序,输入车位号之后,机器人就会把充电桩搬过来。车随便停到任何一个只要是系统覆盖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呼叫充电桩。”
物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原有的5个固定公共充电桩无法满足车辆充电的需求,因此才引入这一模式。这种改造对于地面影响不大,主要需要车库净高在2.4米以上。
北京某物业公司白广路物业中心主任谷文化:“改造用了7天时间,主要是采用模块化的装配,有吊轨、有框架,还有电缆铺设。我们物业配套的设备设施,用电系统都统一进行了布局。”
某共享充电设施运营技术负责人肖洋:“这里有40个车位,有20个充电桩,一台共享充电机器人。其实所有车一起充电的概率非常小,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是30%的车桩比,三台车一个桩基本够用。”
随着充电需求增加,这一模式使用的机器人成本会摊薄,而在电缆布设和充电桩方面的投入也更为节省。(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