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你是不是曾经遇到过,在菜市场购买了看起来色泽鲜艳、光泽度好的鲜肉,但回到家后发现猪肉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感觉不新鲜了。究其原因是商家使用了“生鲜灯”。
不过,从12月1日起,这种灯光将禁止使用。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
《办法》增加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生鲜灯”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不会散发热量加速食物腐败,或者影响其质量,但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商家基本都在生鲜区域使用了这种“生鲜灯”,针对肉类、海鲜、果蔬等使用了不同颜色的“生鲜灯”。
在一家便民菜市场的肉类摊位,一块包装好的猪后腿肉,在“生鲜灯”和自然灯光下反复对比,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猪肉在自然光下呈淡粉色,而在“生鲜灯”照射下,则明显增亮增红,看起来更加新鲜。
摊主表示,销售鲜肉类的摊位使用“生鲜灯”的现象最普遍,“在这种灯光下,很难分辨肉类的新鲜程度。即使肉不是很新鲜了,被这种灯一照,就像是刚上市的样子”。
在某电商平台,经济导报记者以“生鲜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商品结果有100页之多,单价大多在百元以内。
其中一款月销量上千件的“生鲜灯”介绍页面显示,这款产品分多种:有熟食灯、水果灯、海鲜等、蔬菜灯、鲜肉灯、鸡鸭肉灯、牛羊肉灯、冷鲜肉灯、烧腊烤卤肉灯、烤鸡烤鸭灯,甚至还有遥控调光的生鲜灯。
有购买者评论表示,“这个led生鲜猪肉灯,质量很好又能省电照在肉上面颜色又好看”“效果很好,感觉水果上了一个档次,特新鲜。看着就像买的效果。”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对商家使用“生鲜灯”来改变食品的外观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商家的行为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手段,违反了信任和诚信的原则。而监管部门的新规对此进行了明确禁止,目的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