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山东新型储能正在谋求新突破。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调整名单的通知》显示,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调入319项、调出319项,由准备类调整为实施类项目16项。其中,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新增12个新型储能项目、4个储能产业链项目、1个抽水蓄能项目。
“新型储能催生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是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的战略重点。”山东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裴善鹏表示。
储能新项目跑步“进场”
山东2022年布局的储能示范项目,今年下半年迎来并网热。如,淄博首座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电站——华能辛店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近日实现了全容量并网,该电站一日内可实现两充两放,一次充电量达2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3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1亿千瓦时,压减煤炭消费约3.1万吨;国家电投诸城100兆瓦/204兆瓦时储能示范项目于6月29日实现了并网,这是潍坊市首个并网投产的大容量独立储能项目,项目一次存储电量204兆瓦时,可满足约1000户家庭一个月用电,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6000万千瓦时。
▲图为国家电投诸城100兆瓦/204兆瓦时储能示范项目
随着一批储能项目实现并网发电,一批新储能项目也在加速“进场”。新增的12个新型储能项目为:华能辛店发电有限公司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中广核山亭储能电站项目、台儿庄台阳二期100兆瓦/2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山东招远1000兆瓦/2000兆瓦时储能项目(一期313.6兆瓦/627.2兆瓦时)、山东海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山东肥城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济南能源钢城辛庄农光储一体化项目、东营中卉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东营学堂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三峡能源庆云储能电站二期示范项目、山东电工电气临邑储能示范项目、莱州蓝色海洋一期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聊城莘县华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莘县观城电化学储能项目。
新增的4个储能产业链项目为:肥城市盐穴储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欧英华(博兴)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电池储能项目、泰安惠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GWh锂电池及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新艾电气2GW电化学储能自动化产线项目。
新增的1个抽水蓄能项目为枣庄庄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准备类)。
多个新项目已开工
新增储能项目“蓄”势而动。
经济导报记者8月14日上午从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获悉,三峡能源庆云储能电站二期示范项目已经开工,正在快速推进中,预计今年9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总经理艾青介绍,该项目位于德州市庆云县常家镇守义变电站北侧,项目建设规模为201兆瓦/402兆瓦时,包括储能电池集装箱、PCS集装箱、干式变压器集装箱、高压开关柜集装箱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
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信息显示,华能辛店发电有限公司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待开工,总投资3.6亿元,项目位于临淄区乙烯路369号华能电厂厂区内。建设规模为100兆瓦/200兆瓦时能量型锂电池电网侧储能项目。储能电站每天为“两充两放“模式,在两个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两个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发挥削峰填谷、符合响应作用,提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
中广核枣庄山亭储能电站项目已开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项目占地100亩,建设4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共享储能。
台儿庄台阳二期100兆瓦/2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待开工,总投资6亿元,项目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要建设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设施及附属设施,升压站与一期项目共用。购置的储能设施主要设备是58套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其中56套3.44兆瓦时和2套2.68兆瓦时),29台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其中28台3.44兆瓦和1台2.68兆瓦)以及一套1兆瓦/2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系统。
招远1000兆瓦/2000兆瓦时储能项目(一期313.6兆瓦/627.2兆瓦时)待开工,总投资12.6亿元,占地面积61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及其辅助附属系统,装机容量313.6兆瓦/627.2兆瓦时。项目采用户外集装箱式总平布置,由94个3.35兆瓦/6.7兆瓦时储能子系统组成。
肥城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已开工,项目总投资21.03亿元,主要建设供水管网120公里,污水管网、通讯线路、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各60公里;建设卤水处理管道15公里;建设储气压缩标准化厂房、研发创新中心等10万平方米。
欧英华(博兴)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电池储能项目待开工,总投资27亿元,建设期从今年9月至2024年3月,项目占地126亩,主要建设500兆瓦/1000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电站,以及200座5兆瓦时集装厢式储能柜和线路配套工程。
“储能+新能源”协同发展
能源大省山东,在绿色低碳转型路上,交出了一张“学霸”成绩单,截至目前,山东在运新型储能28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7月31日,在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介绍,山东省能源局坚持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推进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基地化开发。
山东省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8381.8万千瓦,同比增长27.4%,占总装机的41.8%。其中,光伏发电4945.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生物质发电417.3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风电2421.1万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
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山东提前布局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迈上更高的台阶。
山东省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处处长孟凡志介绍,山东围绕先进储能规模化应用开展了有力探索,已形成了电化学压缩空气、制氢储氢等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独立共享新能源配件、火电联合调频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快落地的发展格局。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推广应用上,山东坚持“储能优先”,将储能配置比例作为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并网的首要条件,推动“储能+新能源”协同发展,先后遴选3批、88个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领跑,“爬坡”服务跟得上
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增长,给电网调度用电提出了挑战,新型储能实现并网可“迎难而上”,也让“爬坡”服务跟得上。
来自山东电力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7470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5048万千瓦、占新能源总装机67.6%),超过直调煤电装机,占全网总装机比例为44.3%。
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及“多光少风”的装机结构,使电网调度用电负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也对系统的灵活“爬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县域开发副总经理董霜认为,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受到影响。“若系统的上爬坡能力不足,会有负荷高峰供应不足限电风险;若下爬坡能力不足,则新能源弃电情况会增加。”她说。
根据统计,在现货市场运行中,部分时段已出现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如,2022年实时市场共出现爬坡能力不足219次,时段占比0.625%。其中,顶峰爬坡179次,主要集中在1-5月份;调峰爬坡(新能源弃电后仍不平衡)40次,发生在2月份。
为推动山东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山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现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电力爬坡辅助服务的专项政策,意味着独立储能可为系统提供爬坡辅助服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上下协同、各具特色的储能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新型储能‘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发展格局。”胡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