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高冉
金秋送爽,和风阵阵。汶上县芦花鸡生态养殖基地,一群群羽毛丰满、体貌俊俏的芦花鸡正伴随着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在林间悠闲觅食,养殖户通过电商现直播平台将肥美的芦花鸡销往全国各地。邹城市大束镇食用菌培育车间内工人们也在忙碌着,通过智能化育菇系统监控生长情况,菌包中长出饱满洁白的菌伞,在采摘、包装过后,鲜美的菌菇变身美味的佳肴,被送上人们的餐桌。
2022年,济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85.07亿元,居全省第3位。济宁市通过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助力县域优势产业发展,打出特色农业品牌效应,为全国递上“济宁名片”。去年济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37元,同比增长6.7%,济宁市农业的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交出优异答卷。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科技赋能这个“推手”,其中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起到重要作用。在山东省科协的指导下,各级科协组织单位充分发挥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服务乡村全面振兴。通过集成专业优势资源,开展科技培训、为农业发展引进科学技术提供契机与帮助,真正将新技术、新机遇带到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中去。
芦花鸡变身“金凤凰”
“过去没有技术,只是零散的养殖户进行芦花鸡饲养,模式比较单一,收入比较低、不稳定。”9月6日,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正国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而如今,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利用智能化设备,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形成了一条集芦花鸡育种、种鸡扩繁、鸡苗销售、生态饲养、肉蛋产品深加工以及芦花鸡养殖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芦花鸡产业链,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汶上芦花鸡产业迅速发展,建成了汶上芦花鸡国家级原种繁育中心,年孵化雏鸡6000余万只,出栏成鸡1000万只,芦花鸡鸡苗及相关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以前“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上,又创新探索消费领养、社会认养、区域联养、分户散养和托管代养的“五养”新模式,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由此,规模化和产业链生产优势显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着更多产业、更多群体,让更多农民依靠芦花鸡富起来。
“现在我们使用智能孵化箱,大大提高孵化效率和雏鸡生存率。”漕流村第一书记张明介绍说,“一个孵化箱可以放20000左右个鸡蛋,孵化率大约在85%,也就是说20天后一个孵化箱里会产出18000个小鸡。”
▲金秋农牧董事长贾正国介绍芦花鸡产业链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让群众尝到科学致富的甜头,张明2021年就联系到汶上县科协,通过县科协的搭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曲鲁江第一时间带领研究生团队来到公司。团队根据一线数据,很快就给出绿壳芦花蛋鸡的育种配套方案实现养殖智能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营收。
“以前养殖没什么经验,又没什么技术,前路有着重重困难。”养殖散户田夫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过去,因为肠道疾病问题,芦花鸡的存活率只有30%,通过县科协的帮助,联系到山东农业大学专家,通过专业化学习,改进饲料、水质、养殖环境,如今生态养殖存活率已达90%。
据悉,汶上县芦花鸡协会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立了“科普专家工作室”,建设“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与就业实践基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新成果转化和指导企业生产。
“家人们,这是我们生态养殖的芦花鸡,喝纯净水,吃虫子放养长大的,今天给大家体验价福利……”走进汶上县次邱镇河里村立体养殖基地,“新农人”马海涛正在直播间与天南海北的粉丝互动,生动的讲解与看得见的养殖基地,直播带货吸引了大批量网友在直播间停留观看,纷纷下单购买。
据悉,过去芦花鸡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主要是通过批发商收购,销售模式很传统。通过第一书记平台资源,搭建与助农电商直播带货合作后,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了芦花鸡系列农产品,进一步打响了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在网络中对汶上芦花鸡特殊性进行了进一步推广。
▲马海涛直播销售芦花鸡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的智能育菇车间,温度、湿度、光照都由智能控制系统来调节,一个库有63间,只需要3名技术员,就能实现高效管理。”邹城市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我们还配备了大数据监控平台与物联网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整个园区的生产状况。
据悉,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而4年后这里成为集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和日装瓶量32万瓶,日产金针菇160吨,年产值2.8亿元的食用菌生物智能制造超级工厂,其生产设备、工艺、产能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当时,很多种植户都不懂,技术不得当,很多蘑菇都坏掉了。”食用菌种植专家张金香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我告诉他们,高温注水会烫坏菌丝,在晚上20多度时低温注水效果最好,还有香菇菌捧疏蕾很重要,虽然产量少些,但能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香菇。”
据大束镇南葛村党支部书记张向德介绍,在合作社社员种植香菇的过程中,社员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运用恰当的方法技术,导致菌棒产量偏低。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镇科协立即联系市科协和市食用菌协会,邀请食用菌种植专家张金香到南葛香菇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该社员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香菇高质高量生产。
据悉,2023年,按照香菇每斤4.5-5元的平均价格算,每个大棚每季毛收入能达到4万-5万元,去掉菌棒成本、水电费等成本,一季净收益约2万-3万元,大棚可实现一年产两季,总收入达4万-6万元。
▲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育菇车间
发挥“头雁”效应,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借助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效应,蘑菇小镇周边村庄陆续开始主动承接食用菌种植产业,南葛、钓鱼台等4个村庄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建成蘑菇大棚近400个,有效带动4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余元。
为引导群众当菇农,实现了村企融合、强村富民、多方受益,邹城市科协积极动员所属食用菌协会,充分发挥引领、协调和示范作用,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帮助企业联系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引进和推广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带动建设了南葛香菇种植基地。
目前,该香菇基地占地66亩,共建有大棚59个,是集香菇种植、生产加工、冷藏储存为一体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可实现年产香菇1000吨,年产值400余万元,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群众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