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29日,山东帝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举行16台恒特轮式挖掘机及合作定制产品出口中亚发车仪式。 |
导报记者 谢卫振 近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德州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情况。 据介绍,2023年德州市工信局全面落实全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推进大会各项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抓实产业链“链长制”。2023年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7%,居全省第5位。连续3年入选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2位)、中国数字城市百强市(第63位)。 精准布局 构建产业链推进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德州市优选12条标志性产业链,明确细分领域、细分行业,倾斜要素重点发展。优选79家优质骨干企业担任“链主”,对“双50强”和219家关键企业重点培育,打造产业链“强企方阵”。 强化顶格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谋划产业发展,部署工作任务,带头调研企业、延链招引和走访洽谈。完善工作体系。抽调35名专职招商人员入链集中办公,督促县市区成立实体化推进机构,理顺市县协同联动机制。 对接招引强势起势。2023年以来,各产业链链长带队外出招引240余次,全市新开工标志性产业链项目301个,到位资金201亿元。高规格召开全市“双招双引”推介会,24个优质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超过247亿元。高标准开展“遍访总部”,市县联动、链长挂帅,密集走访239家外地总部,与在德“老东家”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达成新的合作项目85个,总投资382亿元。 精准谋划 强化项目支撑力度 技改提升加速成势。2023年1-11月份,全市113个省技改导向目录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7.7亿元,130个市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16.3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投资62亿元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产业化项目、投资6亿元的集成电路用高纯溅射靶材生产项目已通线量产。高端化工产业链推进恒升园区扩区成功,新增园区面积79.52公顷,总面积达到5.01平方公里。 智改数转全面聚势。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1.1万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全省创新首发数字经济“用云量”指标体系。实华化工、立尊焊丝等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欧瑞电子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全省2家),世商焊材入选工信部5G工厂。2个项目入选省级“产业大脑”,5个项目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总部,128家企业入选省级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试点。获批省级“晨星工厂”189家、试点园区2个、试点县2个,新增省级数字经济园区4个,数量均列全省第1位。 精准施策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抓要素赋能。全市组织各产业链分析产业运行情况,逐个研究推进产业布局、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破解之策。2023年各产业链共开展调研380余次,为企业解决困难140余个,10个项目获批省专项用地指标1591亩。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向金融机构推介167家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融资需求36.5亿元,持续增添企业发展动力。 抓对接合作。全年各产业链召开大型峰会、展会论坛,对接高校院所、基金等170余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密集对接中国半导体协会、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等院所20余家,深度开展合作。食品加工产业链组织企业参加2023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山东)交易博览会,现场签约突破1000万元。纺织服装产业链举办中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邀请中纺联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指导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对接山东大学等高校,签订13项产学研合作协议。 抓平台建设。全市大力推进“一链三中心”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落户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加工、高端化工产业链成立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德州学院中兴通讯数字化产业学院正式揭牌,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揭牌成立。纺织服装产业链与威海迪尚集团,达成纺织创新联合体合作项目,40余家企业纳入供应体系。 抓产业集群。太阳能光热应用装备和生物产业示范基地顺利通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分获四星级、三星级。化工新材料、大豆玉米深加工产业获批省“雁阵形”产业集群。天衢新区电子信息、夏津新型纺织、乐陵调味品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齐河县获评省工业强县、乐陵市获评省民营经济先进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