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数字经济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今年山东省两会期间,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频被提及的热词。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力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今年1月9日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农业数字化提质。其中,把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传统农机行业,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变革。
山东省两会期间,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山东超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超星智能”)董事长姚成岭委员,他带领的超星智能,主要从事农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被誉为农机界的“特斯拉”。
姚成岭畅谈了他们在智能农机领域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果,同时他也坦言,农业智能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领域的研发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投入。
农机手短缺和老龄化问题迎刃而解
农机自动驾驶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目前,农机手数量较少,传统拖拉机驾驶员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智能化技术肯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作业。”姚成岭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通过采用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机手短缺和老龄化问题,而且能实现精准化种植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当老百姓驾驶农机时,即使驾驶技术再高,从田头到田尾也很难走直线。如果轮胎沿着曲线行驶,会压到幼苗,导致一定的压损率,压损率一般在10%左右。自动驾驶的农机则可以精确地走直线,实现精准化种植和管理,能够增收大约20%以上。在精准化、智能化管理下,灌溉和施肥等都能得到有效节约。”姚成岭说。
他还提到,“后台的数据也是最宝贵的,因为只有智能化才能实现数据化和数字化。农业的数字化主要来源于智能设备,它们能够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增收增产。”
姚成岭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超星智能是清华大学和山东省政府签约落地的项目,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复合种植技术,在山东、安徽、河南等省份都在应用,涵盖了大豆、玉米、小麦等多种作物,“由于刚开始规模较小,我们希望在省内率先推广无人驾驶农机技术。”姚成岭说。
超星智能所取得的成果,也让人看到了智能化农机发展的巨大潜力。
“复杂程度远大于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都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很多人认为,拖拉机的自动驾驶难道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对技术的要求还要复杂吗?实际上,自动驾驶在农业中的应用要比在特斯拉的应用复杂得多。”姚成岭谈到。
他以特斯拉举例,“特斯拉只是一个行驶中的单体,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只要把感知、决策、控制解决好,就可以在马路上行驶了,不用顾忌其他因素。这是因为特斯拉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主体。”
而农机设备的自动驾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姚成岭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拖拉机是一个动力的输出点,但它不是作业点,作业点是拖拉机后面的农具。播种的时候,拖拉机在前、播种机在后,种子是装到播种机里面,实际上是播种机在干活。仅仅将拖拉机改造为无人驾驶,如果农机和农具不结合的话,并不能让其有效工作。”
“还有一个复杂点在于,特斯拉在马路上行驶,尤其是城市的道路,是一个规则的场景。但农业场景是非规则的,农田的地块大小、作业面积、种植作物种类、农艺都不同,这增加了自动驾驶的决策难度。此外,不同作物的种植深度也不同,所以,农机、农具和农艺三者必须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效的农业作业。”姚成岭说,“因此,它的复杂程度要远大于特斯拉。”
“农业是一个慢赛道”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的数量本身就不多,而且99%以上都是在新能源汽车方向做文章。”姚成岭对经济导报记者坦言,“愿意投入智能化研究的企业并不多。”
“目前,农机智能化的发展相对较慢。首先,受限于很多技术的壁垒,从技术角度来说,突破一些智能化还是难度较大。”姚成岭说。
相比之下,农业智能化领域的研发需要更多的技术投入,且回报周期较长。
在姚成岭看来,“农业是一个慢赛道,不是立竿见影就能见到收益的行业,所以,大家投入到这个行业的热情、积极性就不高。”
“农业的季节性很强,耕种等时间相对集中,通常一年中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姚成岭感慨说,“做农业还是要有情怀,因为前期投入大、收效慢,研发难度又大。”
“农机是数字农业里最核心的”
让姚成岭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比较好的一点是,所有人都知道农业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
“大家对智能农机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因为从大的方向来说,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最核心的就是增收增产,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姚成岭说。
“未来的农业发展核心有两点:一是种源种业,即解决种子问题;第二个就是传统农业装备制造智能化。”姚成岭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目前,全国拖拉机保有量将近3000万台,但都是传统的,如何将这些传统农业装备设备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增加亩均收成,这是核心所在。”
传统农机实现智能化的成本高吗?
“成本并不高。”姚成岭给经济导报记者算了笔账,“以200马力的拖拉机为例,其实现智能化增加的成本可能只有5%左右。也就是说,一台价值20万元的农机,完成智能化增加的成本在1万元左右。但它实现的价值会远大于成本。”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在姚成岭看来,“其实数字化背后的支撑就是人工智能,农机一定是数字农业最核心的部分。”
“如果在传统农机上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它的所有作业轨迹、作业数据、回收数据是一目了然的,这也就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农业。”姚成岭说。
在他看来,这一领域未来有非常大的潜力,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里,共同推动和促进这个行业发展。他提到,“超星现在的研发团队很强,有不少清华大学的博士。关键还要脚踏实地,真正在这个行业里面研发下去。”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但是在自动化方面,真正能做到产业化应用的还是很少。”姚成岭坦言。
对此,姚成岭建议,专门针对智能农机的开发应用出台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让山东可以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
“我们还是希望在山东率先推广更多的智能化农机,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姚成岭对经济导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