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1月29日,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山东能源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均位居省属企业第一位;年末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平稳,煤炭产量2.7亿吨,位居全国第三;化工产品产量2047万吨,发电量300亿千瓦时。
规模效益实现新提升,完成营业收入8520亿元,同比增长2.94%;年末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5.34%,跻身“万亿资产企业”行列。经营质量实现新提升,在煤炭、化工等主要产品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创新开展“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实现降本增收创效313亿元,完成利润总额386亿元,效益总额指标处于省属企业首位;净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比率、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9.38%、20.29%、3.09%,处于行业良好水平。
资产证券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坚持实体产业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投资122.5亿元取得齐翔集团控制权;实施复兴项目,将优质煤炭、煤化工资产注入兖矿能源,形成“6家主板、1家科创板、4家新三板”上市格局,资产证券化率由联合重组时的36%提升至75%。
行业地位实现新提升,位居中国能源企业500强第5位、中国500强第22位、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第25位、世界500强第72位,综合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市场美誉度大幅跃升。
社会责任实现新提升,上缴税费518亿元、国有资本特别收益69.7亿元,社会贡献总额1313亿元。省内外保供电煤4818万吨,建成1650万吨煤炭储备能力。签约高校毕业生3445人、变招工为招生1531人,连续三年获评“山东社会责任企业”。
传统产业实力持续增强。加速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成9处首批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占全国的21%)、12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量达86%;煤炭产量2.7亿吨、位居全国第三。鲁南高端化工园区己内酰胺、聚甲醛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参与我省重大项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聊城祥光、新泰电厂开工建设,鲁西电厂实现商运,盛鲁电厂向省内输电116亿千瓦时。
新兴产业潜力持续增强。推动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渤中海上风电项目高效推进,运营及在建装机规模268万千瓦。新材料钙基产业园全面启动,建成山东玻纤30万吨高性能智造工程。营贸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焦炭、硅煤贸易商,济南国际贸易产业园开工建设,兖矿智慧物流货运能力达3亿吨。
增量发展动力持续增强。聚焦新旧动能转换、能源安全供应、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投资力度,完成投资246亿元,建设鲁西智慧制造园区、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等86个项目,年新增煤炭产能920万吨、新能源指标615万千瓦。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科技部重组评审;与华为共建人工智能训练中心,实现盘古大模型在矿山行业首次商用。投入研发资金80亿元,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4项,荣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107余项,推动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势能。
下一步,山东能源将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深入开展国企改革、重组融合、产融结合、人力资源、风险防控“五个深化提升年”活动,调优区域布局、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提升“一利五率”指标质量,系统防范安全、环保、稳定风险,确保2024年营业收入8000亿元、力争8500亿元以上,争当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顶梁柱”“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