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刚过,聊城市东昌府区知名历史文化景区中华水上古城,迎来了一场盛会——第十六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由于客商众多,原定于10月14日结束的文化节,延期一天至15日结束。四天时间,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7000余名葫芦客商、种植户、葫芦文玩爱好者和学者、艺术家齐聚聊城,共享葫芦文化盛宴,文化节规模空前,游客接近20万人次,销售额达到2.9亿元。
葫芦节精品展销区 吴光冕 摄
葫芦节展销区 吴光冕 摄
“一个不同凡响的葫芦”
葫芦的谐音是“福禄”,自古以来就象征着吉祥、幸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文化符号。10月12日上午,中华水上古城的展销区人潮涌动,种类繁多、形状不同的大批天然葫芦,做工精细、图案各异的葫芦艺术品、文创产品摆满了知名历史遗迹、中华水上古城中心的城楼——光岳楼周围的东西南北四条街道。站在街道上环顾四周,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葫芦,令人目不暇接。
葫芦文创产品 吴光冕 摄
葫芦手串 吴光冕 摄
本届葫芦文化节的主题,是“告诉你一个不同凡响的葫芦”。“不同凡响”在何处?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昭连认为,“规模大”算是其中一项。
“葫芦文化节并非聊城独有,其它地方也有举办的。”孟昭连说,他参加过辽宁葫芦岛、天津等地的葫芦文化节,但在聊城东昌府区举办的这一届是规模最大的,不仅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有可能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他至少来聊城参加过十届以上的葫芦文化节,首届也来过。文化节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葫芦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那种长脖子系扣的葫芦叫油锤葫芦,是很久以前香油坊里捣香油用的,是不多见的品种。还有莲花头葫芦,也是近年才有的新品种”。
种类繁多的葫芦 吴光冕 摄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们,对这次葫芦文化节信心满满,参展热情十分高涨。因为报名火爆而场地展位数量有限,这一届葫芦文化艺术节于10月4号就提前停止报名。一位来自河南的莲花葫芦展销户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他从昨天开始摆摊,到现在已经卖出不少葫芦。“有几个品相好的,一个卖了一千多元,其余的也能卖七八百元。”
葫芦艺术品 吴光冕 摄
葫芦工艺品 吴光冕 摄
经济导报记者在展区走访时发现,参加文化节的葫芦种类繁多,大小悬殊,小的从一厘米到几厘米,大的从十几厘米到一米多高不等。未经过加工的葫芦价格从一元多到几十元不等,样式特殊、尺寸大的也有上百元或者几百元一个。
据了解,加工葫芦的流程是晒干、打皮,经过打磨后再进行烙画、雕刻、彩绘、剪接、镶嵌、编织等综合工艺加工。加工后的成品和范制后形状奇特的葫芦工艺品,一般的几十元一个,工艺复杂和品相好的几百元、上千元甚至更高。名家制作的葫芦价格会翻倍,一些精品的价格上万元甚至更高。
聊城葫芦文化的根基
葫芦文化在聊城的传承,有超过500年的悠久历史。而今,葫芦产业作为聊城市东昌府区的一大特色与亮点,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强劲的产业发展潜力。葫芦工艺品,不仅得到许多聊城人的喜爱,而且这种喜爱有极强的磁性,能够跨越年龄和地域界限,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这里成为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生产、加工集散地,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
葫芦节展销区 吴光冕 摄
“我们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都有,一般年轻的就买个小点儿的葫芦玩,年龄大的就买个大葫芦摆在家里。”聊城本地参展商李女士介绍说,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富有美好的寓意,不少人都特意摆放在家里。闲暇时她从抖音、快手、淘宝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收益还是不错的,现在淘宝和快手有一万多粉丝,抖音也有七八千粉丝。” 李女士说。
在光岳楼附近的一个展销摊上,经济导报记者见到了正在雕刻葫芦的非遗传承人路先生,他从事葫芦雕刻已经几十年了。一只只喜鹊在他手中刀具的雕刻下逐渐呈现、栩栩如生。家住聊城的李艺萱,在路先生的摊位上买了一个葫芦,请路先生雕刻上给同学的生日祝福。李艺萱说,她和妈妈每年都会参加葫芦文化节,还挑选了一个葫芦送给爷爷。
这场规模宏大的葫芦文化节,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前来参观、学习。“我参加了六届聊城葫芦文化节,总体感受是办得越来越好。”北京吉祥八宝葫芦手工艺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火绘葫芦”代表性传承人牛成果说,聊城市对葫芦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全国排名靠前,聊城的农文旅融合模式也逐渐成熟,这次文化节对业内人士而言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
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吴光冕 摄
南北融合拓发展前景
本届葫芦文化节名称中,“江北水城”和“两河明珠”是主要元素。这与文化节的举办地高度契合——“江北水城”的核心区是主会场,依托黄河与运河的聊城市,近年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堪称“两河明珠”。
其实,中华水上古城的四条街道只是主会场的一部分,主要以天然葫芦和葫芦工艺品的展示、零售为主。而在距离主会场22公里的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集聚了以天然葫芦和葫芦工艺品加工配件批发为主的众多商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路庄号称“中华葫芦第一村”,是远近闻名的葫芦专业村,堪称隐身葫芦文化节幕后的另一个主会场。
本届葫芦节的“不同凡响”之处,除了“规模大”,还有“格局大”。
在10月12日下午举办的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上,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冯并作了题为《葫芦文化与水文化》的报告。报告不仅梳理了葫芦文化在聊城发展演变的历史,也阐述了葫芦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同时,也提到了葫芦文化与大运河的流通关系。他还提出了打通聊城运河节点,恢复昔日聊城在运河中的枢纽地位,助力葫芦文化和水文化发扬光大的设想。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则讲述了葫芦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世界葫芦艺术发展的概况,讲述了中国各地葫芦文化和聊城工艺葫芦的演变、传承,葫芦器品种及地域特色。北京石景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杨金凤,介绍了自己研究中国古代葫芦艺术品和考察海外葫芦艺术的经历,对聊城葫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对以东昌府区为核心的聊城葫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吴光冕 摄
聊城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轩华强和来自聊城大学的刘昆教授、穆红梅教授,分别就葫芦新品种的培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人才的保护、培养,运用生物技术解决连作障碍问题等作了报告。六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对以东昌府区为核心的聊城葫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给与会者以启示。现场有不少聊城大学的学生和志愿者,他们闪亮的眼神、认真记录的侧影,折射出葫芦艺术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的希望。
这种希望和产业发展的远景,也体现在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葫芦产业、关注东昌府区。10月13日下午5点,一场关于聊城葫芦产业发展的民间座谈,在路庄一间挂着“葫芦秀才”招牌的葫芦艺术工坊内展开,长期关注聊城葫芦产业发展的济南学者张冰、北京学者杨金凤、济南大学教授刘东涛,与来自广东的“南派葫艺术”创立者郑志开,围绕葫芦产业的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郑志开在葫芦艺术界颇有名气,连续十八年每年都来东昌府区,“平均每年至少来三趟,这一次在这里呆了半年多了。”他在路庄开了一家“葫芦秀才”艺术工坊,说自己之所以钟情聊城,是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天然葫芦。
事实证明,随着东昌府区葫芦产业的发展壮大,这里也成为国内外葫芦文化和葫芦工艺交流传播的胜地。既有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玉成、东昌葫芦第六代传承人王树峰,也有像郑志开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葫芦达人”。
也许,聊城从政府到坊间对葫芦产业共同的巨大热情,体现了本届文化节的第三个“不同凡响”之处——潜力大。这种潜力所体现的,不仅是葫芦产业的发展,也包括以葫芦为媒介,以葫芦产业为平台的对文旅产业的促进。正如东昌府区旅游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涛所说:“我们将通过本届葫芦文化艺术节,为全国的葫芦业户搭建一个文化交流、技能展示、销售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文化元素,提升服务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加强和各地葫芦协会的交流,把中国葫芦文化艺术节打造成聊城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
自2007年起已经成功举办16届的葫芦文化艺术节,不仅见证了以东昌葫芦雕刻为代表的葫芦产业蓬勃壮大,而且也成为文化“两创”的成功实践,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也成为推动聊城及东昌府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民 见习记者 贾义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