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今后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也可以“挑大梁”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民营经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3年,民营企业在全国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至92.3%,达5300余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8万家增长至35.9万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0.9%。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肯定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激励其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科技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竞争优势愈加突出。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单显示,研发投入前1000位的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达1.24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40.14%,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1.75%。
“船小好掉头”,民营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更高效及时地转化创新成果。凭借灵活的管理机制,在创新人才的引进和薪酬制度的制定等方面,民营企业也更加灵活。
让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释放更多活力,就要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着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
在重大政策方面,要加大重大科研仪器设施向企业开放力度,促进高校院所人才和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要推动重大创新项目组织方式改革,支持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挑大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要优先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牵头建设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同时,还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