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万!山东撬动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4-10-30 14:29:51  


近年来,山东着力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形成人才腾飞与区域发展的双向奔赴。

10月27日至29日,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人才引领发展成果展在山东大厦举办。本次展会聚力打造“2+N”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激发人才引领发展效能的生动实践。 

让“塔尖”更“拔尖”

在第十三届“海洽会”人才引领发展成果展先进制造展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每一个细分领域全球第一、世界唯一的创新成果,每一个成果背后的领军人才团队,都展示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人才“软”实力和创新“硬”实力。

经济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一款拥有“一指触停”绝招的机器人,其由山东首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泰山产业创业领军人才庹华领衔研发。这款机器人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关节力控技术,具备其他机器人无法完成的柔顺力控、“一指触停”等功能,已出口到德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从3人创业小组成长为年产值3亿元、税收2400万元的国家级高速高精度机器人“链主”企业,庹华团队和珞石机器人的成长见证了山东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的引才历程。

“太神奇了,AI竟然还能像大夫一样写病历。”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雪团队研发的浪潮海若大模型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作为首批通过国家双备案的AI大模型,浪潮海若大模型在政务、医疗行业成熟度排名国内第一,并在国际权威大模型常识推理挑战赛中击败谷歌,至今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纪录。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在推介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时表示,在山东,每一位人才都是一粒宝贵的种子,山东为青年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塔尖”更“拔尖”,将积极大力引育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夯实人才“家底”,抢占“智”高点。如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已持续举办6届,累计吸引来自海内外5200多名科创人才带技术、带项目落地山东。

“目前,山东已建成省级概念验证中心6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40余家。2024年山东省新增博士硕士点143个,增量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截至2024年上半年,山东国家级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达到8623人。在人才的引领下,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52.44%。

“四链”融合发挥人才效能

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大国工匠”,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管路安装班班长杨德将从业20年多年已攻克100余项关键技术,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多项称号。

“从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到亚洲最大的滚装运输船,山东强大的产业链条和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体系,为工程师研制‘大国重器’提供了坚强保障。”一路走来,杨德将亲身体会到了“四链融合”机制对人才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

3个领域类国家创新中心、11条标志性产业链、41个工业门类、2.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3.5万家科技型企业……一组数据反映了山东推动“四链”融合的成果。近年来,山东加快构建“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着力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日,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中,青岛科技大学榜上有名,4项单项合同金额过亿,位列全国高校首位。作为“四链”融合的典范,青岛科技大学依托化工、材料等优势特色学科,深入行业企业摸排真实技术需求,与企业协同开展科研、培养人才,加快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应用。

山东梳理、编印青岛科技大学这类“四链”融合典型案例,指引全社会提升融合质效。同时,探索建立“四链”融合监测体系,科学设置融合基础、人才引领、融合平台、融合要素供给和融合成效5类监测指标,有针对性加强和推进融合工作。

“山东已经形成人才引领驱动、产业牵引驱动、高校辐射驱动、平台赋能驱动、要素保障驱动五种有代表性、较为成熟的典型路径。”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武常岐在发布“四链”融合发展报告时介绍,山东聚焦融合发展需要,打造了一批多方协同的新型人才发展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在集聚创新资源、服务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作用,牵引带动“四链”深度融合。

武常岐表示,下一步,山东应把响应产业创新需求、解决产业实际发展难题作为推进“四链”融合的落脚点,积极聚力打造人才、教育、技术等各类资源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不断提升人才引领发展效能。

人才撬动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山东必须牢牢把握住人才这个“关键变量”,通过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让人才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人才展现代农业展区,一组由5位泰山人才领衔创制的优质种源和技术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赞叹。有累计种植3.6亿亩、增产小麦164亿斤的“济麦22”;有我国第一大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有解决了小麦赤霉病这一素有小麦“癌症”之称、登上Science封面文章的“山农48”;有全国种植范围最广的大豆品种“齐黄34”;有创造了实收单产世界纪录的花生单粒精播技术。

作为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山东近年来先后引进了邓兴旺、朱健康等多名农业生物育种国际顶尖人才,涉农领域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达957人。在人才引领下,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84%,高出全国水平约4个百分点。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在全国率先将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完备的人才服务加速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达到8600余人,较2020年增长超过1倍,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过80万人,净流入态势持续巩固。持续深化泰山人才工程,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张涛表示,山东应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理念,构筑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完备的人才服务加速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使齐鲁大地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山东贡献”。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