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业银行迎来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降息潮”,作为“揽储利器”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下行至“1”字头,仅有部分商业银行的2年期以上大额存单利率还在2%以上。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降息潮的来临,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也是无奈之举,对投资者来说,大额存单已失去了吸引力。“投资者应调整投资策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调整资产配置结构。”济南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孙佳怡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五年期大额存单“断货”
“去年还嫌2年期的大额存单2.4%利率不够高,没想到现在已经降到了1.7%。”最近关注大额存单的投资者韩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前几年相比,大额存单不香了。”
韩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手头一张两年前的大额存单到期了,本想买入长年限的大额存单,结果查询多家银行后发现,根本没有五年期的大额存单。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如韩涛所说,大多数银行都停售了长期大额存单。
“现在大额存单只有两年期以下的,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大额存单都没有。”一家招商银行的大堂经理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也不是说以后都没有了,但是按目前情况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
同样,经济导报记者在另外一家商业银行咨询大额存单业务时,也被告知暂时没有。“目前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已经没有额度,后续大额存单何时有额度需要等通知。”该网点大堂经理表示。
在银行业分析师张鹏博看来,现在银行之所以停售长期大额存单,主要是利率优势不再。“一方面是因为存款利率经历了多轮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也一降再降。另一方面,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过程中,银行只能通过停售长期大额存单来压降存款成本。”
在得知没有长期的大额存单后,韩涛准备选择两年期的大额存单,但是在咨询多家银行后他发现两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却都降到了2%以下,没有能够达到2%的大额存单。
据了解,四大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纷纷跌破2%,步入“1字头”。经济导报记者查询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后发现,该行目前已无在售“2”字头大额存单,在售的大额存单最高年化利率为1.9%。
而中国银行在10月份最新发售的2024年第二期个人大额存单产品中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共计六个期限,年化利率分别为1.15%、1.15%、1.35%、1.45%、1.45%、1.90%(面向特定客户)。
同样,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大额存单页面显示,20万元起存、期限1个月至3年,最高年利率1.90%。农业银行电话客服人员表示,该行最新发售的大额存单产品为金穗2024年第73期,产品期限为3年期,年利率1.90%,20万元起存。
除了四大行外,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降到了“1”字头。
“近来大额存款利率都下调了,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分别为1.35%、1.35%、1.55%、1.65%、1.7%,起存金额为20万元。”一家商业银行的大堂经理表示。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仍在2%以上。如某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到期年化利率达到了2%。该行大堂经理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如果购买额度比较高,利率还可以适当上浮。
调整投资计划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大额存单是由银行向个人或机构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通常情况下个人20万元起投,期限从一个月至五年不等。“一直以来,由于银行大额存单安全稳定且收益较优,广受客户追捧。”
“但随着商业银行迎来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降息潮’,作为‘揽储利器’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下行至‘1’字头,这也是银行的无奈之举。只有通过合理压降大额存单等定期存款产品,优化存款负债结构,才能降低综合负债成本。只要目前银行负债成本及净息差压力不减,银行仍有动力主动优化负债结构,部分高息存款产品发行将控制在较低水平。”张鹏博解释。
当前,在“降息潮”的背景下,大额存单的收益下降,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对此,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可以考虑其特色存款产品。“我们行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期‘享定存’产品年利率分别为1.3%、1.5%、1.6%、1.7%,起存金额为1000元。相比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特色产品可转让,能满足客户临时性资金周转需求,以减少提前支取利息损失。”
孙佳怡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对投资者来说,在大额存单之外仍然有多种可以替代的选择。“可以关注银行的定期存款产品,风险相对较低,且可提前支取。此外,银行推出的储蓄类保险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这种产品类似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也有相对较高的利率。这种产品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收益可能略高于大额存单。”
孙佳怡建议投资者调整投资策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对于具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和黄金等产品。”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