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下水,山东向海图强迎能源“增量”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4-11-8 14:14:26  

上月底,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交付,此举填补了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移动装备领域的空白。

“热采一号”是由烟台生产的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海洋石油162”在威海升级改造而成,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产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相关专家认为,有了山东产的海工装备的加持,海洋资源有望源源不断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增量”。

“采油神器”山东造

“海洋石油162”是由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系中国建造的首座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也是当时世界上功能最完善的海上移动式试采装备,具备试采、修井、油气处理等功能,能够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对于推动海洋石油边际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石油162”刚刚试采成功时,便有业内人士表示,该平台突破了传统钻井船在功能和经济上的局限性,为边、低、稠油田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能够满足渤海海域75%油田不同工况的工艺处理要求。其建造成本低、租金低,有利于实现油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边际油田“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利器。试采完工后,可将平台降至海面,拖至其他油田作业,推广性很强。

有了“海洋石油162”作基础,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将其升级改造成了“热采一号”。该平台维保改造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改造重点包括新增蒸汽锅炉系统、海水处理系统、氮气系统等。

建成后的“热采一号”长82米,宽42米,两层甲板面积超3000平方米,有二十多层楼高,其作业水深35米,作业状态下重达1万多吨,可抵御16级台风。其所应用的移动注热平台设计、高温高压蒸汽管线补偿等多项技术,为世界首创。

据介绍,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7亿吨,仅在渤海海域,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唤醒这些沉睡的“黑琥珀”,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团队针对高温高压注气管线、电缆传输等技术难点进行反复论证攻关,对原平台46个舱室进行结构改造和加强,对1600平方米二层甲板及艉飘甲板重新设计制造和安装。经过改造,“热采一号”实际空船重量及平台结构强度等指标高于预期,展现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运营注热平台的新高度。

目前,“热采一号”拥有海上油田最大的3套蒸汽锅炉系统,可同时为6口油井快速注入温度超过350℃的高压蒸汽,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整体注热作业效率是过去的3倍以上。

“山东海工”正聚集成群

近年来,山东向海图强,持续加大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力度,高端装备制造不断取得新突破,海洋油气装备制造快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优势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根据山东省海洋局发布的《202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山东全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具体到“热采一号”所属的领域,山东的海洋油气装备研发制造技术在这一年再次实现了新突破,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 122”主体建造完工。此外,山东的海洋新能源装备也向高水平跃升:我国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博强3060”交付;深远海养殖装备实现了有序发展,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002号和003号船开工建造。

船舶与海工装备是山东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根据《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山东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关键配套等环节补强提升,总装建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沿链集聚一批龙头引领型和高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我国环渤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和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具体到海工装备领域,要攻克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国之重器”和关键技术装备,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体系,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深海采矿、海上文旅、海上航天发射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形成新的领先优势。

此外,上述《实施方案》还落实了重点任务:巩固山东在深水及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总装建造优势,加快提升研发设计和深水钻井系统、海底采油装备等关键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深远海养殖等新型海工装备,布局适应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求的前沿海工装备。最终推动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在山东先行先试,打造有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山东海工”。

同时,山东海工装备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合理聚集。根据上个月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到2030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要达到30个左右,成为带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主体。具体而言,要做大做强海洋制造业,推动海洋高端装备等集聚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海洋制造相关产业集聚区。

山东省海洋局负责人也表示,为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山东将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强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壮大海洋船舶及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三大基地”。

激活“新引擎”,向深蓝出发

如上所述,仅在渤海海域,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另据了解,渤海边际油田大小区块合计100多个,此前因为储量庞大,具有构造破碎、断裂发育、油藏复杂等特点,开发不确定性较大,不适合过高的投资。

据了解,“海洋石油162”以及升级改造后的“热采一号”下水后,按照“先期试采+整体开发”策略,可获取更加全面的动静态地质油藏资料,确定油田的产油能力,评价并量化油田风险。如果采油效益稳定,甚至可以留在原地进入正式采油阶段。这样的策略能有效降低开发风险,帮助油田快速回收投资成本。

实际上,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像稠油这样待开采的“黑琥珀”不知凡几,而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就必须依靠高端海工装备,走向深蓝,开采不为人知的深海珍宝。在刚刚结束的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参会专家就表示,深海底蕴含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结壳,富含制造新能源电池必不可少的钴、镍等矿产。

论坛上,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副理事长刘峰介绍,当下,国际海底矿产资源正由勘探阶段向开发阶段过渡,部分深海技术强国正在加快推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研发,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商业开发利用。另一参会专家,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则表示,我国高度重视深海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生态保护,未来将发挥在深海装备、深海技术等方面多年积累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深海资源的开发,并为全球深海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贡献中国力量。

“蛟龙”号等高端海工装备,为山东深海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胡震介绍,目前以山东的“蛟龙”号为代表的中国深海潜水器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全深度领域的超大潜深设计、新型钛合金材料及加工工艺、高强度浮力材料、充油锂电池、推进器、深海液压、超高压海水泵、作业机械手、水声通信与定位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全面突破,为未来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批高端装备技术实现突破。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唐冬梅认为,深海资源开发涉及深海设备的研发、海洋环境监测、深海生态修复以及深海矿产的冶炼等一整条产业链。她建议,山东完全可以在这条产业链上下功夫,让深海采矿装备更加绿色、智能,确保在深海不仅能够采到矿,还能够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而在深海资源开发赛道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