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然而,当前,企业常常缺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技术又往往无法实现产业化。
如何才能搭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化合作的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让企业与高校“面对面”,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快速落地转化,破解企业难题?
11月7日,一场聚焦专利转化运用的盛会——“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山东·德州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在德州举办。来自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的精英,聚焦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共同探讨知识产权专利转化的新路径,共谋创新发展新机遇。
签约12个知识产权专利转化项目
会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了“裂殖壶菌菌株专利转化运用项目”。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12个知识产权专利转化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约,这个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这些项目的签约,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研究所一直以来都与德州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聚焦德州的新能源、功能糖以及新材料、高端化工等方面。未来,将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专利的转化应用,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德州。”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处长陈骁说。
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专利技术产业化,也为专利持有者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利益。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客户对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比如提出了低聚异麦芽糖DP3≥90%、抗性糊精平均分子量>2400dal。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江南大学在功能食品酶制剂开发方面的可研优势,于2022年与江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并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推动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等产品专利技术产业化运用。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6年与江南大学先后合作高纯度阿洛酮糖生产技术项目,该专利制备的相关酶制剂解决了阿洛酮糖酶活性、重复利用频率和转化率低三方面的生产难题。
“2023年专利转化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
“德州是山东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被赋予‘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其中一个定位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介绍说。
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德州有着专利转化的战略机遇、产业生态和优良环境。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双平台运行、全链条管理,为企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
“在德州,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65天,比全国平均周期提速86.2%,最快21个工作日即可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最快仅需2日。今年1至9月,预审合格的发明专利授权率达86.4%,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率分别达到96%、100%,实现了质量、速度‘双提升’。”德州市副市长陈晓强透露。
“今年1-9月,我们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均居全省首位。”田卫东说。
据了解,德州市深化“一县一区”“一部门一重点”“一企一院所”对接机制,建立了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双向飞地”,常态化开展“走进大院大所”“央企德州行”等活动,中科院29家科研院所与德州市开展深度合作,1678家企业与600余家大院大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这次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天津中心、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与我市签订合作协议,4个人才项目与我市签约。我们愿与各界朋友共享战略红利,持续放大‘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的品牌效应。”田卫东说。
前三季度全省专利转让近5万次
“高校和科研机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不便转’‘不能转’,中小企业获取技术难、专利转化难、资金不足、专利产业化能力弱;产业链创造质量参差不齐、专利国内外统筹布局不够、专利诉讼维权应对能力不足……”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这些转化中的种种弊病都制约了专业技术的产业化。
针对这种情况,山东已组织开展了可转化专利摸排。据悉,全省170家高校院所累计盘点专利近8万件,全面摸清了可转化专利“家底”。同时,山东还推进“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启动专利申请前评估试点,提升新增专利源头质量。
助推专利技术产业化,必须畅通转化路径,提升专利转化运用效能。山东推进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通过专利拍卖会、专利开放许可等方式,大力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前三季度,全省专利转让近5万次、专利许可超4000次。
“组织全省17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累计盘点存量专利近8万件;筛选进入转化资源库近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9万件,占比78.2%;2024年前三季度专利质押登记金额超过350亿元,同比增长19.3%;2024年前三季度专利转让许可次数约2.7万次,其中高校院所3039次,同比增长68.4%。”经济导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
陈骁透露,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正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持续推动重大方向和重点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比如,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开展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百兆瓦级中试示范,目前已获批“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筹建钙钛矿技术创新中心,与山东能源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承担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共同推动首条百兆瓦中试线建设。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谢卫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