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山东持续推进引黄济青工程管理提质增效,全力保障胶东地区用水安全情况。据介绍,具有“黄金之渠”美誉的引黄济青工程充分发挥优化水资源等方面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未来,山东省水利部门将抓好调水运行保障、做好工程管理维护,并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提升效益。
引黄济青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是为解决青岛市及工程沿途城市用水并兼顾农业用水、生态补水而投资兴建的大型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工程于1986年4月15日开工建设,如今,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黄水东调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的优化配置,形成“三水四线”调配水格局。
据介绍,建成通水35年以来,引黄济青工程充分发挥优化水资源等方面重要作用,累计引水132.57亿立方米,供水青岛、潍坊、烟台、威海、东营5市32县市,受益人口超2300万人,为全省44%以上GDP提供了水资源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累计补给地下水量超15亿立方米,促进了工程沿线地下水位回升,压制了碱水入侵,有力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生态效益显著;帮助广北、寿北、潍北等地区85万人摆脱了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有力保证了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社会效益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引黄济青工程还与其他省域骨干水工程联合运行,形成了“三水四线”调配水格局。为此,山东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胶东调水、南水北调等骨干调水工程运行效能,科学统筹调配黄河水、长江水等客水资源和省内雨洪资源,进一步提高全省水资源配置效率。
山东省水利厅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抓好调水运行保障、扎实做好工程管理维护,并且积极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协调推进省、市、县三级水网建设,着力提高水网运行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深入实施“水网+”行动,加快与现代农业、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行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