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公司
红星发展股价为何坐上“过山车”?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4-11-27 11:26:42  

11月20日晚间,红星发展(600367.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0日收到控股股东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红星集团”)转发的通知,按照《青岛市国资委关于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的通知》,青岛市政府同意将青岛市国资委持有的红星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国投”)。

据悉,本次划转意味着青岛国投将取得红星集团100%股权,并间接持有红星发展36.42%的股份,成为红星发展间接控股股东。

从二级市场来看,在11月20日晚披露青岛国投拟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消息后,11月21日、22日,红星发展连续收获两个涨停板,其在11月21日至25日三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达到23.65%。不过,11月26日,红星发展开盘快速下跌,至收盘封在跌停板,报13.55元/股。

今年以来业绩好转

11月25日晚间,红星发展披露了一份更加翔实的收购报告书(摘要),其中提到,本次收购完成后,青岛国投将通过红星集团持有红星发展1.2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6.42%,本次无偿划转不会导致红星发展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据了解,红星发展改制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2001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主要业务是钡盐、锶盐和锰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钡盐和锶盐属无机化工基础材料,锰系材料属电子化学品。

财务报表显示,2021年至2023年度,红星发展营业收入分别为21.95亿元、28.53亿元、21.97亿元,同比分别变动59.36%、29.97%、-23.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2.15亿元、0.26亿元,同比分别变动377.41%、-18.33%、-87.69%。

对于2023年业绩变动的原因,红星发展方面曾表示,2023年度,受下游行业需求动力不强和行业仍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的销售量(除碳酸钡外)及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和产品利润率下降。

进入2024年,红星发展业绩明显好转。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便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并在第二季度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65.63%,环比增幅达到171.61%。

今年前三季度,红星发展营业收入为16.12亿元,同比增长2.80%;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9.87%至5748.61万元;扣非净利润为5442.79万元,同比增长25785.63%;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92%,为7802.95万元。

在今年11月15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红星发展有关人士表示,“今年公司抓住主要原材料煤炭成本下降的有利时机,狠抓内部降本增效,结合行业整体产销存情况,并时刻关注下游需求等情况适时调整销售策略,高纯类、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加,利润同比实现了增长。”

青岛国投成为红星发展的间接控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有何影响?是否会带来新的市场拓展机会?未来红星发展是否会与青岛国投或其他关联方开展更多的合作?11月26日,经济导报记者致电红星发展,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不方便回复。

有市场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青岛国投作为市级国有独资公司资本实力较强,可能会为红星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机会。”

收获两个涨停板

作为红星发展的控股股东,红星集团成立于1998年6月,注册资本约4.53亿元,该公司主营钡盐、锶盐、锰盐、新能源、新材料、天然色素、文化产业、物流、进出口贸易等。

据收购报告书,青岛国投是青岛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试点企业,注册资本15亿元。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公司聚焦创投和资本运营、资产管理、政府战略投资三大主业,着力打造资本运营、股权投资、实业发展、要素交易、石化产业投资5五大业务板块。截至2023年底,资产总额363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63亿元,利润总额超15亿元。

目前,青岛国投旗下有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国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国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产权交易所等8家全资子公司,参股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领航赋能作用。

从二级市场来看,在11月20日晚披露青岛国投拟成为红星发展间接控股股东的消息后,11月21日、22日,红星发展收获两个涨停板;11月26日,红星发展股价跌停,报13.55元/股。

对于11月26日的股价表现公司方面如何看待?红星发展相关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二级市场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资背景上市公司在市场中往往受到额外关注。”有市场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市场更关心的是相关公司是否存在资产整合预期,能拿到优质资产的企业不仅能提升自身价值,还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