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引领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近日,在2024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大会暨环境上市公司论坛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公布了“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单。山东有两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环保集团”)和景津装备(603279.SH),二者分别位列第12位、第24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开始,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已连续7年发布“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今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更名为“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作为省属国企的山东环保集团是首次上榜。
环保集团加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入围“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的企业情况看,集团型企业增多,营收上榜门槛已提高到近30亿元。2024年度前50企业的平均营收为78.42亿元,同比增长2.84%。
据统计,2018年,50强榜单首次发布,国资企业24家,民营企业26家。但从2019年开始,国资企业数量开始逐渐增多,国资企业和民企的差距逐渐拉大。今年,这一差距继续拉大。 从企业性质看,国资企业37家,较2023年度增加2家;民营企业13家,较2023年度减少2家。营收前50中,国资企业的比例进一步上升。
近年来,环保产业在政策助推下迅猛发展。尤其是“双碳”目标提出后,各省纷纷成立省级环保集团,国资背景的地方环保企业集团加速崛起。
山东环保集团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6月,山东环保集团由省政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水发集团”)出资组建,注册资本40亿元。省政府以现金方式出资,水发集团对分散在权属企业的环保资产进行整合,以整合后其持有的环保企业股权出资。
山东环保集团为省属一级企业,由省国资委履行监管职责,公司领导班子由省委委托省国资委党委管理,党组织关系由省国资委党委管理,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业务指导。其立足全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支撑平台、省级环保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平台、环保产业项目投融资平台、环保产业市场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四个平台”的功能定位,积极打造国内一流的环保产业集团,承载着全省环保产业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是山东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
弥补小、散、乱等不足
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兼具拉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各地成立省级环保集团已成为“标配”,并不断加速环保市场的变革。
在业内人士看来,省级环保集团的成立,将弥补此前承接地方一些大的环保项目上环保企业小、散、乱等缺陷,能够聚集更多地方资源,在推动地方环境治理上发挥更大作用。
事实上,环保治理项目中的国资优势已在多个实践中被印证。
经济导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山东多个EOD项目(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的中标情况发现,中标单位多为国资背景企业。EOD项目是一种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通过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价值内部化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分析人士认为,类似这种体量大、金额高的项目,国有企业具有民营企业无法实现的优势。
“省级环保集团的成立,对跨市统筹、投资公益性回报比较差的项目等,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不过在其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
深耕多个环保专业细分领域
那么,国资背景的地方环保集团应该在哪些领域发力呢?
薛涛认为,省级环保集团业务的发展一定要把握好所属主管部门的优势资源,比如,与水利部门相关的环保集团,在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治理上有优势,另一些环保集团可能在工业治理、土壤修复等方面有优势。而省级环保集团的兴起,对地方解决一部分公益性投资、跨市的协调等都有推动作用。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山东环保集团在多个环保细分领域都有深耕。
日前,山东环保集团再生铅板块旗下的安徽鲁控环保有限公司(下称“安徽鲁控”)获评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再生铝、铅、锌、锂行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之再生铅行业示范企业。
据了解,安徽鲁控是山东环保集团旗下再生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主营业务就是为废旧铅酸蓄电池“脱胎换骨”,实现铅、塑料、硫酸等产品的还原再生利用。目前,该公司含铅废弃物设计处置规模为28万吨/年,年产再生铅超20万吨,是国内铅冶炼行业首座大范围应用冶金行业新环保工艺、新技术的项目。
“公司工艺创新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水处理系统。”据安徽鲁控总工程师王亚军介绍,安徽鲁控采用全膜法技术,实现了污水全部循环利用零外排,是行业内投资最大、最先进的处理工艺设备,同时产出的石膏、结晶盐均不含重金属,还可作为副产品外售。在技术更新支持下,铅废水被“吃干榨净”,助力转危为“绿”。
山东环保集团有机固废处置及应用板块涵盖餐厨、厨余、畜禽粪污等有机固废处置业务,现运营项目11个,总设计处理规模3800吨/天,年产油脂近3万吨,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