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创新探索出一条省会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新路。其中,多渠道破解资金难题,被纳入山东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
在具体做法上,市中区“大平衡”统筹推进改造。以区级国有平台公司济南市中控股集团作为区级城中村改造的合作平台,将全区65个城中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改造,把改造资金和规划指标、土地资源放在更大区域内进行统筹,将过去单一城中村改造的“小平衡”变为片区综合改造的“大平衡”,以丰补歉、以肥补瘦,既能给改造提供资金,还能整合碎片化地块、补齐公共设施短板,释放更大范围的土地价值,地提高工作效率。
统筹谋划策划。对未启动的36个城中村进行了成本测算,初步策划城中村改造项目11个,朱家庄尹家堂城市更新项目已取得市更新办批复,党东党西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城市更新单元调查评估报告已经批复。
统筹项目实施。济南市中控股集团成立专业子公司协同推进城中村改造。其中,济南市市中区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土地开发及土地熟化,济南中博置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安置房建设,济南正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市政工程建设。
统筹安置保障。集中建设了山凹安置基地,各片区安置房统筹安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村民除在本村地块安置外,也可选择到安置基地或其他片区安置区进行安置。南康、北康货币化保障方案审议通过,南康地块已挂牌出让,前魏华庄签订货币化保障意向协议。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资金平衡问题是顺利实施的关键。济南市中区“多渠道”破解资金难题。该区城中村改造基本模式是以投融资平台以自持资金进行城中村改造,通过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后,土地出让总价款的一定比例进行返还,平衡改造成本。在此模式下,不断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吸引社会资本。济南市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以投融资平台济南市中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社会企业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成立合作公司,按照同股同权方式进行投入分配,吸取社会资本参股进行城中村改造。
利用银行贷款。济南市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多家银行就项目进行包装融资,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破解城中村改造资金瓶颈。
争取政策性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对城中村改造在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借款等领域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省棚改项目计划。截至目前,通过区级平台新发行专项债5.47亿元,争取贷款21亿元、到位7.51亿元。
截至目前,济南市中区65个城中村,已启动改造城中村29个,建成领秀城片区、兴隆片区、南北康片区、中海国际片区、文庄片区等大型居民社区,改造涉及受益村民5万余人。完成南康景苑、北康福邸花园、搬倒井鑫苑等12个安置房项目;完成柏石峪生活保障房建设;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2616套、改造老旧小区134万平方米;建成20所学校、21条市政道路达29公里、总量约20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安置房7995套。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实习生 禚亦秋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