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有关情况。《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耿汝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济南市先进计算集群获评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新增3个省级数字产业集群、2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74个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平台,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贯彻落实《条例》,在数字产业化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做好6项重点工作——实施高端软件“筑魂”工程、实施集成电路“强芯”工程、实施先进计算“固链”工程、实施人工智能“赋智”工程、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工程、实施新兴产业“跃升”工程。
《条例》也将人工智能纳为重点支持方向,以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融合为主线,以“AI泉城”赋能行动为抓手,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济南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郎咸勇介绍,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牵头谋划储备了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数字经济产业项目30余个,针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近9000万元。
下一步,将在服务保障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方面开展工作。线上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建立专门的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库,加强跟踪调度服务。线下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任务目标扎实推进。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按照分级解决机制,明确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问题及时办理,真正实现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实习生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