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经济向好发展基础不断巩固。”12月17日晚间,山东省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11月全省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经济总体运行依然是‘稳’字当头态势。”山东社会科学院双循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双分析认为,生产供给稳中有增、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与前10月数据相比,前11月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4%,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5.7个百分点;此外,数字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带动形成新消费热点、培育新消费群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高新技术投资驱动新型工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在引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引擎。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意味着山东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的“进击”步伐加快。
山东前11月数据显示,动能转换持续深化。工业新动能加速激发。1—11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较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较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布局。1—11月,“四新”经济投资增长7.4%,高于全部投资3.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8.6%。
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山东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强省的关键任务。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持续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势明显,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就高达20.5%,高于同期制造业投资5.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加码”,带来了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双增长,“新产业新产品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驱动全省工业释放发展的新动能。”王双表示。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延续居高势头,驱动山东全省经济发展。高新技术投资,投向了哪些领域?
统筹优化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是投资的主要着力点。山东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其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重中之重,科技水平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山东正在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育。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山东通过统筹设立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以每年10%的速度逐年递增,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建总投资超2800亿元的160个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库和20亿元的数智经济产业基金,加力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政策导向、企业“唱戏”,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左右。
图为邹平魏桥轻量化基地宏奥全铝车身集成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需求扩大支撑“向好”态势
全年经济收官之际,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以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方式落地,投向“两重”“两新”以及扩大投资领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为工业企业带来“降本”融资的发展便利,在政策“组合拳”共同作用下,有效投资落地见效,将为山东全年经济交出高分“成绩单”筑基。
从今年1—11月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向好”态势足:
市场需求稳步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扩大。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0%、17.0%。大项目投资支撑明显,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8%,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回升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
市场运行活力增强。民营经济保持活力。1—11月,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民营商贸单位零售额增长9.7%,高于全部限上零售额增速2.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2.27万亿元,增长3.9%;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4.6%。
王双表示,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揽子”政策发力显效因素带动下,山东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家具类零售额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数字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带动形成新消费热点、培育新消费群体、发展新消费模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线上购物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各类产品的主要渠道。统计数据显示,1—11月,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2.4%,占全部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7.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将提振消费放在首位。明确“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
王双认为,数字消费对山东消费稳健增长的助力作用明显,带动了“国潮”消费、颜值消费、宠物消费、文娱旅游消费等一大批消费新增长点加快显现。“特别是通过‘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涌现出‘为了一个打卡地、一场演出、一场马拉松、一个演唱会而奔赴一座城’的文旅新消费风尚,助推Citywalk、露营经济、夜经济等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她说。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