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科创板IPO申请近两年的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以萨技术”)又有新动作,其在青岛规划建设的总部基地项目进入了规划及建筑方案公示阶段。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的《关于以萨总部基地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批前公示的通告》显示,以萨技术总部基地项目位于青岛滨海大道南、大湾港路东;规划内容包含3栋科研楼、1栋会议中心,用地总面积约318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8667平方米;容积率为1.8,建筑密度为35%,绿地率为30%;机动车停车位为688个,其中地上停车位67个,地下停车位621个。
2021年业绩同比大增
据以萨技术官网介绍,该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数字城市领域各类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公司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实时分析数据库技术,结合其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搭建了完整的业务软件支撑体系,并已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及数字政府等领域,实现了场景化应用落地。
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基于自研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具备“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低延时”的特点,解决平安城市和数字政府领域政府机关监管难度大、人力耗费严重、数据挖掘难度高、主动管理能力缺失等普遍行业痛点,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及数字城市管理领域的智慧化转型升级。

2021年5月,以萨技术将总部从北京迁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这前后,该公司迎来两轮融资。
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深投控、智慧数科、安元基金、松禾创智、中金浦成等17名投资人共以现金3.35亿元认购以萨技术的新增股份260.5563万股,公司投前估值为45亿元。
2021年9月28日,公司创始人李凡平将其所持以萨技术的113.9919万股以2000万元转让给山东陆海港城;同时,齐鲁前海创投、海发数科、松硕创投、青岛金投集团、青岛西海岸集团等11名投资人共以现金5.29亿元认购新增股份2412.0666万股,公司投前估值高达80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获悉,2021年6月,以萨技术开始接受上市辅导。2022年6月30日,以萨技术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公司拟募集资金15.09亿元,主要用于天工系统技术迭代及产业化项目、总部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底层技术研发项目。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以萨技术2019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56.15万元、1.48亿元和3.7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7.22万元、2767.37万元和1.42亿元。其中,2021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149.99%、407.14%。
业务布局持续推进
以萨技术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该公司于2022年7月接受首轮问询后,2023年2月3日才作出回复。2023年2月2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以萨技术已申请撤回科创板IPO申请,上交所决定对其终止审核。
有知情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该公司核心技术和专利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IPO前一年股东结构大幅变动,或许是阻碍其登陆科创板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首轮问询中,以萨技术的产品与技术、相关信息披露等内容均受到了重点问询,被要求说明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具体体现等。
招股说明书显示,以萨技术的核心技术均来自自主研发,公司拥有13项发明专利,但核心技术及专利的形成时间、迭代过程、对应主要研发人员及与主要产品的对应关系、相关权属并未披露清楚。因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以萨技术进行补充披露。此外,以萨技术的核心技术人员为王堃、姚巍、石柱国三人,但是该公司仅披露了三人历年的任职情况,三人作为核心技术人员主导研发了哪些产品、是否承担相关项目建设、拥有哪些专利等细节方面并未进行披露。
“根据《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和相关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发挥的实际作用,确定核心技术人员范围,并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认定情况和认定依据。”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正是基于此,上交所要求以萨技术说明核心技术人员取得的专业资质、重要科研成果、获得的奖项情况及对公司研发的具体贡献等等。
数据显示,以萨技术的研发费用率尚不及同行均值。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66.94万元、2433.13万元和4882.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75%、16.40%和13.17%;同期,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3.48%、23.96%和21.39%,总体高于以萨技术。
虽然科创板IPO折戟,但以萨技术的业务布局并未停滞。
2023年底,以萨技术与中泰资本、山东省融资担保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2亿元,在济南设立济南中泰融担道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2024年,该公司从山东致圣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山东鸿易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后者更名为“山东以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