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2月26日说,商务部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打通堵点卡点,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政策层面来看,落实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的政策举措不断出新,商务部这次表态,也是继《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之后,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又一次行动。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就是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过去,为了更加灵活地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以及加大金融对外贸的支持力度等方面不断发力,针对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受汇率波动影响等风险问题,还鼓励支持出口信用险等政策性险种,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价,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分析认为,海外需求具有韧性,海外进口商“抢跑”,在加征关税之前囤货;加之稳外贸等政策效果显现,带动我国出口增长超预期,全年外贸有望平稳收官,实现质升量稳目标。
不过,目前我国的内外贸融合发展依然存在不够顺畅的短板,制度性障碍依然有,“两张皮”现象也待解。基于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进一步对接,有助于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又有助于内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的关键,是规则制度的衔接融合。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工作举措,以标准认证衔接、优化发展环境等为重点,推动95项重点工作有序展开。至此,消费者关心的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问题,将有望得以推进,从而满足他们对于内销产品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按照部署,商务部将组织各地开展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商超、进商圈、进电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出台《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为外贸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提供更多保障。
值得期待的是,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9个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山东这样的外贸大省迎来稳外贸的又一次良机。这也意味着,“山东好品”将收获更多海外用户,山东人有望在家门口的超市直接购买到更多海外好品。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