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在深海空天、生物医药、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山东科技不断迈出新步伐。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孙海生2月1日在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表示,山东将建设覆盖重点产业链、科技要素高度汇聚的“山东科技大市场”体系,支持各市参与“山东科技大市场”及分级市场、专业化市场建设,同步建设线上“山东科技大市场”,为技术找场景、为成果找市场,打造辐射黄河流域、联动全国的“点—链—网”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产业优势转变。
让传统产业“时髦”起来
一块其貌不扬、弹性十足、类似于海绵的淡粉色新材料,居然成了轮胎行业的“新成果”,这个新成果的专业名称叫做“高性能轮胎用铁系梳枝丁戊橡胶”。
在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包括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在内的20项成果,入选年度创新成果榜和创新成果提名榜。
“这是实验室制备的高性能轮胎用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样品,应用到轮胎的胎面上后,车辆的刹车制动距离、滚动阻力均有明显优化。与国际市场通用的技术路线相比,企业生产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催化聚合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庆刚介绍。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轮胎行业迎来利好,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同样在向上攀登。2023年1月,高性能轮胎用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首次实现万吨级工业化试生产;同年4月,这一新材料首次实现商业化生产;基于其生产的7.5万余条高性能轮胎A品率达100%。
“合成橡胶是一个传统的工业门类,但这个成果说明,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过时的技术。”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战略规划处处长刘哲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和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一环,以传统产业为基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将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产业决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孙海生称,山东将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重点围绕化工、纺织、造纸、食品、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需求,加快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实施30项左右的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
时间回到2023年1月15日。齐鲁二号、三号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标志着山东首个自主可控的遥感卫星基础设施——齐鲁卫星星座初步建成。依托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紧密合作,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从“零”到后来居上的跨越发展。
空天信息领域是未来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济南,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还有加快推进的资源平台建设。1月20日,备受关注的空天信息大学二期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活动举行。作为我国第一所以“空天信息”命名的高等院校,空天信息大学是山东省和济南市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战略性部署。校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将为推动山东省、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加速壮大提供丰沛的源头活水。
孙海生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山东今年将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磁悬浮、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高端海工装备等战略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示范应用和迭代升级,培育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产品和装备,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领域,山东计划实施20项左右前沿技术攻关项目,从创新源头和技术底层深入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努力催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孙海生表示,山东将高新区作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依托高新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加速培育孵化一批未来产业科技型企业,对优胜项目进行跟踪支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新质生产力跃迁升级
在山东青岛,一台激光雷达设备通过三维扫描,可以将万米范围内的风场信息变成可视化数据,不仅能观测风,还能预测风。这项技术20多年前就在中国海洋大学产生,曾为北京冬奥会、珠峰科考提供气象保障,却没有及时走出实验室。
如何让好成果变为好产业?近年来,山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为科研人员匹配市场开发团队,推动试验技术产品与应用场景融合,引入天使投资,按照市场逻辑去分析判断科研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应用。
如今,测风激光雷达已赋能千行百业。短短五年时间,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0%。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院长潘景山认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新型劳动者、新型生产工具、新型生产关系协同发展。山东整合各类科技要素资源,让成果路演、成果买卖及评估、创投风投机构等都汇聚到科技大市场,推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据介绍,2023年,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中,企业牵头的比例达到95%。孙海生表示,2024年,山东将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拥有“三高一核心”的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山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总量达到28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组建2-3家省实验室;优化重组200家省重点实验室等。
“创新在哪里,资金就往哪里去。反过来说,投入到位了,创新也就更有驱动力。随着科技经费投入迈上新台阶,山东汩汩涌动的创新‘泉眼’,也必将喷涌得更有活力,并推动新质生产力跃迁升级。”国家智库专家刘年青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各个省均提出了关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信重大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经济大省山东也应该以“新”促“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新制造”、开辟“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