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在证监会连续发声并采取行动、“国家队”积极下场的共同作用下,A股终于摆脱了连续下跌的困局,2月6日出现了久违的大涨。与流动性问题暂时解除相比,投资者的信心能否恢复、怎么恢复,是监管层更需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需要“大张旗鼓”呵护股市上涨的机制和环境,只有让投资者真正在股市中赚到钱,A股市场才有发展的基础。
证监会近期采取的措施确实有效,包括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其实,对于限售股出借等问题,早有媒体和市场参与方进行过讨论,对其合理性进行过质疑。此次出台相应的措施,虽是亡羊补牢,总是让人颇多遗憾。毕竟,在连续下跌的过程中,社会财富真真正正缩水了,投资者的账户余额实实在在减少了。
关于股市的涨跌,有种看似荒谬却颇有市场的声音,似乎总是害怕A股上涨多过害怕下跌,担心上涨带来风险。其实,与上涨的风险比,下跌的风险一点也不小,且更有可能外溢。国家正通过鼓励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一个上涨的股市和一个下跌的股市,哪个更能带动消费,似乎并不是费解的难题。
还有投资者提出,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看,A股总市值占全球股市总价值的比例,不能低于SDR的人民币特别提款权。低于这个数,说明证券市场拖累了整个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任何中国式资本市场理论的落子和抓手,都无法回避这一点。
从各个角度看,我们都需要一个上涨的股市,一个给投资者持续带来希望的股市。从监管的角度,则要呵护股市上涨的基础,呵护投资者利益,对于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必须严厉处罚,而不能仅仅罚酒三杯。同时,对于A股市场的容量,我们也应有清醒的判断。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希望A股在龙年能真正昂首起势,给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