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大势。3月以来,2024年春季招聘“黄金档”已经拉开帷幕。
持续举办系列招聘活动、访企拓岗挖掘就业岗位、暖心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精准开展就业困难帮扶……山东多所高校、机构、政府平台等抢抓春季招聘关键期,持续开展就业指导服务。针对新行业、新形势,山东人才市场也呈现出新气象。
“春招”精准对接
3月6日,济南都市圈暨济南市2024年“才聚泉城高校行”引才活动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火爆开场,这也是山东大学开年首场大型人才对接活动。中国重汽集团等211家用人单位带来优质岗位1095个、人才需求1.8万个,吸引3000余名山大学子入场求职,累计接收简历8570份,达成意向签约18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人、硕士研究生1036人、本科生775人。
这场引才活动,正式拉开了2024年山东招才引智的大幕。引才专线、云端双选会、济南都市圈6市联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的系列招才引智实招硬招将陆续登场。经济导报记者看到,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多个企业展台前求职者已排起长队咨询或等待面试。
“随着各地高校开学、应届毕业生返校,校园招聘会接二连三,我们也积极参与到校招系列活动中。我们企业2024届校园招聘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0%,春招学生求职意愿增强,人才市场活力显著。”在活动现场,来自济南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武义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公司的发展前景、薪酬待遇、落户政策等是应届毕业生面试时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
济南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春招黄金档的优质平台,市人社局着力构建“五位一体”高校引才合作新机制,以“才聚泉城”为抓手,组织开展人才就业、专家对接、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平台整合等系列产才对接活动。
武义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近几年为企业觅人才,人力资源方向更注重精准对接。“我们在实践中看到,从实习生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我们专门与多所高校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项目,还专门打造了从大二开始的定制班,这让我们每年都有比较稳定的生源愿意在企业就业。”武义表示,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尤其是每年校企政平台的春招更让企业能够直接对接校园,迎来优质的应届毕业生。
蓝领越来越“吃香”
高级蓝领越来越“吃香”逐渐成为现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月均收入稳步提升。声誉和待遇的提升,正是促成崇尚技能良好氛围的催化剂。
“2024年2月以来,山东就业市场人才缺口较大岗位排名(前20)中,技工、普工、装配工的人才缺口还是较大;此外,电话客服、电话销售、呼叫中心等基层岗位,也亟需相关人才。”齐鲁人才研究院副院长、齐鲁人才网市场总监李召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传统的职业格局逐步被打破,蓝领群体正变得更具吸引力。这种变化在“一增一减”中可见一斑:一方面,蓝领群体平均月收入显著提升,收入成倍增加;另一方面,与白领群体的平均月薪相比,二者相对差距逐渐减小。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赛道上,以外卖员、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蓝领大展身手。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红利的关键转变期,加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技能型人才需求更旺。齐鲁人才网近日发布的系列人才数据显示,从行业角度看,山东机械、设备、重工行业人才吸纳能力遥遥领先,企业需求量最大;从地域来看,枣庄、东营、临沂人才需求涨幅态势成亮点。
与往年相比,今年就业市场上最大的变化是制造业用工全面升级,并且供需两旺,智能制造类岗位招聘需求明显增多。今年山东“春风行动”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计划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00余场,预计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万个,活动将持续到4月初。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就在高校毕业班学生在考公、考研、校招、求职路上奔忙的时候,山东不少技工院校的毕业班学生早已有了清晰的就业去向,青岛技工院校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有不少已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青岛地铁集团等达成就业意向。
“其实企业非常需要技术人才的稳定,比如我们针对现代化产品设计培养一名图纸设计人员,他们入职前大部分都是使用市场上流通率较高的基础软件进行教学和作图,但我们企业出于实际发展需求,会使用比较小众的软件。这就需要技能人才在入职后参加‘二次培训’,并通过企业的评价考核。”山东网政科技智能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总监孙雪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在培养技术人才缩短适应时间,既要提高技能从业者的整体水平,也要加强企业的培训动力。
新质生产力“掐尖儿”
新兴产业持续向好发展,释放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科锐国际《2024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指出,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掀起技术热潮,头部企业纷纷抢先布局,积极探索生成式AI大模型的赋能边界和应用,催生了对应方向岗位人才的火热:如大模型架构岗、自然语言算法工程师等岗位在整体互联网降薪的背景下,薪酬涨幅依然可观。
“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人才支撑。”李召华介绍,在前瞻性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实现与千行百业的相互渗透及深度融合,以“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特征为代表的大智能领域全线发展,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生命科学等科技创新领域蓬勃向上。与之对应,相应前沿技术岗位人才在科技攻“尖”、产业向“新”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当前,许多行业领域普遍面临新挑战:随着“黑灯工厂”越来越多、无人驾驶逐渐落地、“机器换人”越发普遍,许多工作岗位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该如何应对?
针对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的行业和岗位,齐鲁人才网创始人吴强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劳动力培养及再就业需要制定专项研究,主动做好应对,尤其是政府及高校应重点关注通用人工智能对社会各行业带来的冲击,加快建设新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课程培养体系,特别是加快通用人工智能赋能软件代码、语言学习、艺术创意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简而言之,高创新能力、高数字化素养是大学生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的根本能力。学校及所在城市需要为就业者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打造创新平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吴强建议。
据了解,山东积极建立全国知名高校人才资源和人才需求的双归集机制,重点建设青年人才库、专家教授库、项目成果转化库、产业技术攻关库和校友人才库,推动“人才、高校、企业、园区、产业”等各类人才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破解结构性矛盾
有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山东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多措并举推动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才供需匹配问题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与制造业‘招工难’日益凸显。我们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部分劳动者就业面临一些困难,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吴强分析,从走势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但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主体责任,构建深度交叉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塑造政校企协同联动新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人才,充分发挥“1+1+1>3”的协同效应,进而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李召华介绍,目前齐鲁人才网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加强与企业就业信息共享和交流,实时跟踪毕业生就业单位、就业行业、就业区域、专业去向等,客观评估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有效性,为优化招生工作提供理论支撑,这也将助力破解结构性矛盾,发挥人才智库作用。
近年来,山东着力在青年人才“引、育、留”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引才环境,全面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政策,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24年开年以来,山东就业工作更加突出就业优先的导向,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全力稳定就业岗位。如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完善灵活就业的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等。
“就业新机遇的背后是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让产业与就业形成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也将破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吴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