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作为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重要渠道,权益类ETF的规模延续爆发性增长势头,不断创造历史新纪录。
截至3月12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规模超过2002亿元,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只规模站上两千亿元大关的股票ETF产品。早前数日,境内权益类ETF规模达到20196亿元(投向A股和港股市场的ETF),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较去年底的16813亿元,增加3383亿元。
回顾国内ETF的发展历史,权益类ETF经历了约19年,才在2021年底触及1万亿元的门槛,而之后突破到2万亿元的规模却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指数级的增长背后,凸显出的是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魄力,以及诸多投资机会带来的吸引力。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长线资金对于A股的入市力度明显增强,申购ETF正是其布局的重要方式。
像2023年12月6日,财政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明确社保基金会的直接投资范围包括经批准的股票指数投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2月初,中央汇金公司又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之后,门槛低、操作便捷、手续费低廉、风格清晰、持仓透明的权益类ETF,愈发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毕竟,面对超过5000家的A股市场,从700余只ETF产品中进行调研、选择合适标的的难度小了不少。特别是结合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特征,更多投资者倾向于用ETF在底部进行布局,期待在市场回升中赚取收益。
可以说,如今的权益类ETF,在资本市场中已开始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作为资金方,它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坚实稳定的长期资金,在市场承压时将有效发挥“锚”和“缓冲垫”的作用;作为资产方,以一篮子证券的形式,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风险收益特征更为优化的产品。
相信未来,权益类ETF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未来的产品选择也将得到极大丰富,即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市场可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商业生态,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这也会催生更多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发行相关产品的基金公司,还是参与其中的投资者,都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把握这场万亿级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