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本周六(3月16日),多家券商将进行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以完善技术准备。此举旨在确保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技术顺利进行,监管部门要求全力以赴确保按计划进行。
据悉,证监会为加强限售股出借监管,优化融券机制,将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调整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新规定将于3月18日正式实施。
受访的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转融券将从“T+0”变成“T+1”,这有利于营造出公平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对市场的正向反馈将逐步显现
近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部分券商下发《关于做好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工作的通知》,定于3月16日开展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要求各券商高度重视,做好系统、流程、人员等各方面准备。
具体来看,各券商需要按照相关方案认真做好测试工作。测试结束后,券商需做好环境恢复工作,并根据测试方案要求反馈测试情况。本次通关测试时间为3月16日,模拟转融通1个交易日的交易和结算。同时,券商需要确保下一个交易日(3月18日)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次测试内容涵盖市场化转融券约定借入和撤单、转融券非约定借入和撤单、市场化转融通证券出借、非约定申报转融通证券出借、展期和提前了结申报和撤单、市场化转融资借入申报和撤单、担保证券缴存提取、担保品买卖、行情接收与展示、清算交收等业务处理。
“新的机制实施后,融券信息将更加公开透明,转融券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弱化,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举可抑制相关投机行为(部分机构投资者过去依赖这一交易规则套利),毕竟,“T+1”相当于要承担隔夜风险;从中长期来看,其对市场的正向反馈将逐步显现。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产能研究中心金融策略组首席研究员裴戌认为,转融券从“T+0”变成“T+1”,对量化交易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需要量化交易团队对策略、风险管理和数据获取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为市场营造了更加公平的机制。
裴戌此前曾表示,部分量化机构利用融券变相实现“T+0”,这对其他投资者来说非常不公平。对于“T+0”变成“T+1”,他认为,此举对市场有积极的刺激作用,会提高交易信息透明度,从而大大提高通过转融券大笔做空或者高位减持的难度。
部分量化基金或加快转型
早在1月28日,证监会表示,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此次证监会优化融券机制,主要体现以下监管意图:一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约机构在信息、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充足的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二是突出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同时,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经研究决定,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市场交易规则发生变化,量化交易策略估计也会进行相应调整,部分量化基金可能会加快转型。”严鹏认为,从限售股出借的全面限制,到转融券由“T+0”变为“T+1”,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提振市场投资信心,同时也可以更好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裴戌认为,在风险控制方面,延长交易周期可以降低交易的频率,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控制风险,避免过度频繁交易;在市场稳定方面,降低交易频率可能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性,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在监管合规方面,延长交易周期可以减少操纵市场的可能性,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监督市场交易。
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首席刘欣琦在相关报告中表示,优化融券机制旨在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其中,转融券约定申报出借的证券从供融券投资者实时卖出改为次日可用后,前一日的出借信息通过交易所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公开,次一日起才可用于融券,这将给各类投资者充足时间来“消化”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