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作为经济全球化、工业现代化、产业高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产物,总部经济历来被视为高能级城市的标配,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总部企业(机构)认定名单,57家企业(机构)上榜。山东加速竞逐总部经济,也使得各路企业汇聚于此。
“副中心”协同发展
东华软件(002065.SZ)2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青岛东华副中心产业园目前已经竣工,东华软件全国副中心将作为东华软件的第二总部,建设东华云都智算中心,通过招引自身子公司、参股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据了解,东华软件是一家以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公司,具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实力。此次,东华软件选择在青岛投资建设副中心产业园,是看好青岛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打造这一现代化产业园,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将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数字可以更为直观地体现总部企业的吸金能力。东华软件副总裁董玉锁介绍,加强总部经济的辐射能力,通过“副中心”或者生态基地模式的建设,可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以东华鲲鹏产业生态基地为例,运营5年后,总业务收入预计超100亿元,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金财互联山东区域总部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三年后可聚集300家以上平台型企业,形成累计产值超1.5亿元。青岛东华副中心产业园同样具备这样的吸金能力。
总部经济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此交汇,也对各行业的集聚形成强磁场,是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直接体现。据经济导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总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青岛,目前已集聚总部企业463家。其中,世界500强设立的地区性总部20家,央企和国内500强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总部达到115家。2023年以来,世界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纺织品检验公司之一的日本佳益全球总部成立大会在城阳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青岛)总部基地举行;虚拟现实头部企业大朋VR总部乔迁典礼在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举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芢生物科技正式将企业地址由北京市怀柔区变更为青岛市崂山区……
“总部企业数量越多,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就越强。作为山东省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些‘含金量’足、‘含新量’高的企业不断涌入,为青岛实体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青岛一家总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后方”发展壮大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总部企业(机构)认定名单的通知》,57家企业被认定为2023年度省级总部企业(机构)。位于济南的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山东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上榜,济南市省级总部企业认定数量蝉联全省首位。
发展壮大总部经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山东省共认定总部企业238家,其中济南市认定50家,占全省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济南中央商务区以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聚集区为目标,累计建成高端载体300万平方米,引入世界500强23家,汇聚各类优质企业6500余家。与此同时,还需要‘外引内培’齐发力,我们要培育本土的总部经济高地,全力打造链式产业集群,形成东西呼应、协同引领的发展新格局,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大后方’。”济南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总部经济为何越来越火?竞逐总部经济,山东底气何在?
“当经济从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集金融、科技、产业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金融学院副院长何英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新一线城市活力满满,香港、上海都主动奔赴二线城市“反向招商”,城市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越来越步入深水区。“这种背景下,有着突出税收效应、产业集聚效应、消费拉动效应、资本放大效应、人才集聚效应的总部型企业,自然成了‘香饽饽’。”
经济导报记者看到,目前国内总部经济发展开始下沉,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港等一线城市,对于新一线城市来说,总部经济的“乘数效应”“虹吸效应”不断显现。
“企业总部作为研发、沟通、运营的重要枢纽,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相对更高,也会自然而然地向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成色优质的地区集聚。崂山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引进了光大理财、恒丰理财、青银理财等3家银行理财公司,银行理财公司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与深圳并列全国第三;目前落户持牌金融机构260家,涵盖了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其不但能覆盖企业总部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更为打造金融领域的‘总部基地’提供有力依靠。”何英盛曾多次到过崂山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她认为,总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产业链发展,山东已经具备产业底气,不仅有自身培育的总部经济企业,更可以吸引到产业链中的独角兽和头部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顶层设计需强化软实力
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占据中国XR市场榜眼之位,并常年位居全球VR头显出货量前五的大朋VR,2023年7月正式将总部迁至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大朋VR创始人、董事长陈朝阳用“专业”和“效率”两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与崂山区招商团队接触的感受。
“虚拟现实行业专业性强,如果与之对接的招商队伍不够专业,沟通成本将大幅增加,而崂山区的招商团队,从部门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对虚拟现实产业都有深入了解。此外,想要办好迁址手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但本次迁址,公司甚至没有派工作人员到青岛,全程都在线上完成。”陈朝阳在受访时表示,基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青岛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诸多优势,他对大朋VR在青岛的未来充满期待。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和留住人才的基础,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总部企业投资兴业,提升投资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鼓励总部企业抓好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及管理创新,可以给予新产业新业态1至2年的成长‘包容期’;此外,应深化对总部企业的服务监测,优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采取给予资源支持、强化技术嫁接、搭建功能平台、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努力培育出更多总部型企业,持续增强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动能。”何英盛说,以深圳为例,总部经济已成为深圳增强经济实力和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2023年,深圳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27家,经认定的市级总部企业356家,其中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中国平安、招商银行、顺丰、大疆等一批生态型、平台型企业。
“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国内一线城市和地区总部企业数量还不够多,发展质量效益还不够高,总部经济全球辐射力、影响力还不够强。”何英盛建议,山东在新的时期,吸引一批总部项目落地,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部企业集群,打造一批高水平总部经济集聚区,更需要顶层设计,强化好自身的软实力,让更多总部企业愿意主动接洽,愿意在这里壮大。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大力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好总部企业(机构)在产业聚集、消费升级、人才引进、资本汇集等方面的优势,对于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吸引企业在山东建设总部,不仅需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更需要山东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制造优势、服务优势等,这也是山东要加大宣传的‘软实力’。”刘德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