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2024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山东各市共同关注的焦点。
经济导报记者梳理山东16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新质生产力”均被重点提及。
山东16市的新质生产力具体布局到哪些产业?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城市的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他们提出了加大对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不乏共同之处,比如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强调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地方来讲,应更多考虑如何将新质生产力用到产业和产业化上。”
瞄准未来产业新赛道
未来产业被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方向。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山东各市在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时,大多都明确提及了发展布局未来产业。与此同时,济南、青岛、烟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济南强调,“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
“前瞻性布局元宇宙、生命科学、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电磁能、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新增长点,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济南表示。
青岛同样提出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包括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青岛还着眼于实施未来技术大科学工程,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攻关。新增20家以上场景应用实验室。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支持国有企业投资未来产业。加快华大细胞中心、天启卫星物联网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青岛强调。
烟台也将目光投向未来产业布局,并将“开辟产业制胜新赛道,聚焦重大技术突破和前沿成果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
烟台提到,超前布局生命科学、深海空天、新一代核电、人工智能、新型电子材料、人形机器人等六大未来产业,谋划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不仅济南、青岛、烟台,山东的其他城市也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在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方面,淄博表示,做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园区扩容升级,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产业集聚地。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建设协作机器人先进制造基地。
同时,淄博提出,支持氢能及储能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燃料电池等关键领域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搭建省内领先的绿色能源产业高地。
“未来产业坚定入局。”临沂同样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着眼于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在应用场景构建、人才引育、产融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产业创新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临沂不能缺席、更不会缺席。”临沂强调。
日照提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谋划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威海表示,分梯次培育发展虚拟现实、卫星遥感等未来产业,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蓝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德州则是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各个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未来产业的布局,这些产业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考虑各地资源禀赋是一个大逻辑”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地方必须得抓产业。我们应该更多围绕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围绕产业进行技术的前延。”
“这也要求政府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并充分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肯定不能是单一的,要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统筹发展。”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这就必须因地制宜,必须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这是一个大逻辑。”
从山东各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正成为各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具体的发展路径和布局上,各个城市也根据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发展需求等,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
比如,济南强调塑强主导产业新优势,突出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等。
此外,济南提出,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加快发展空天信息、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塑强空天信息产业核心优势;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规模能级;发力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产业。
青岛同样强调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打造新的应用场景、产业模式和新的业态,这对地方也是重点和核心。”
烟台聚集于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
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烟台强调,加密东方航天港发射频次,投用国内首艘海上发射工程船,推进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研制应用,构建从火箭发射到卫星信息的全链生态,争创中国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母港。
淄博则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升级、链群提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做优做强新兴产业,淄博提到,加快化工、纺织等优势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支持新材料产业延链强链,推动氟硅材料、聚烯烃等优势板块聚链成群等。
东营着力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高能级平台提质,加强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运营,研发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临沂强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临沂提出,抢抓光储氢产业“新风口”,聚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打造“中国光伏新城”,建设“北方氢能之都”等,并提到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
日照聚焦于集成电路元器件、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统筹光伏、风电等绿电资源。威海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抢抓集成电路发展机遇等。菏泽积极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比重较大的制造业,利用新技术和最新的管理方式进行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进行升级。”
将创新用在产业化上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关键因素,各地也纷纷把科技创新这个重要的驱动力摆在显要位置。
刘德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在地方层面,我们更需要关注如何将创新用在产业化上,必须针对产业和产业化进行创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潍坊强调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为此,潍坊将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努力在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潍坊将推进动力装备产业向新能源化转型、化工产业向新材料新医药转型;并集中突破工业母机、磁技术、绿色能源、新型储能等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大的产业。
济宁提出了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大学深度合作,共建创新载体20家以上。
滨州强调,着力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发挥渤海先研院、魏桥国科研究院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京博化工研究院、滨化中央研究院、中裕农科院等做优做强。
枣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作用、人力资源的硬核支撑作用,加快培塑新质生产力。
枣庄正高效推进省锂电产业、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预计年内新增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
聊城强调,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聊城提到,支持东阿阿胶、华泰化工等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深化与聊城大学合作,推动“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成果在聊城转化。
泰安同样表示,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