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中间品作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体。山东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工业中间品贸易正成为山东外贸进出口的新亮点。
企业加快中间品出口
“公司生产的七氟烷吸入剂已于去年通过美国官方认证,获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今年出口量预计会有20%以上的增长。”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外贸经理谢文利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公司主要从事中西药原料及制剂、抗生素、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谢文利介绍,七氟烷为手术麻醉用药,储存条件较为严格精细,对运输条件和通关速度要求较高。在临沂海关专人指导下,企业药品在第一时间登船出海。随着一批七氟烷近日装船发往印度尼西亚,该公司今年已出口11批相关药品制剂。
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冷藏车制冷机组专用冷却器和冷凝器则由山东港口青岛港发往印度尼西亚,预计10天后抵达雅加达港。
“公司以制造和销售工程机械空调、农业机械空调、冷藏车空调等车用零部件为主,主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该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李海军介绍说。
李海军表示,公司从日本进口的马达和继电器还享受到了RCEP降税红利,协定税率比最惠国税率分别降低6%和1.9%。去年全年公司享受关税减让优惠约55万元。
联润翔(青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纺织面料为主的外贸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中间品贸易,很大程度上将带动企业产品结构升级。
“比如我们所在的纺织服装行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面料和成衣款式,也不在于生产规模的大小,更多的在于中间品原材料的升级,这种升级能带动整个产业附加值的提升。”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纺织行业主要的技术壁垒在材料部分,这也是联润翔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攻方向,2023年企业出口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所谓“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往往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存在。
据青岛海关副关长石勇介绍,近年来山东中间品贸易量增长迅速。2023年山东省中间品进出口2.04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2.6%,比全国平均占比高1.5个百分点。
“山东应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衔接融合优势,持续扩大汽车配件、医药化工等中间产品出口,大力培育新业态,拓展外贸新空间,挖潜外贸新动能。”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扶持政策即将出台
与此同时,作为当前山东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之一,山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加快“出海”,融入国际供应链、产业链。
“1月份海外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达到了8500多万元人民币。2月份达到2000多万元,3月份也延续了良好发展态势。4月份,我们将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山东华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立增高兴地表示。
山东华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生产柴油发电机组和燃气发电机组。经历四年转型,将发电机组与储能相结合,打造出集发电、配电、储电于一体的智能储能发电站。
据赵立增介绍,按照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公司产品由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造转型,今年1月份迎来出口额爆发式增长。柴油发电机组和燃气发电机组相继出口东南亚市场与俄罗斯市场,在越南攻下2700多万元的订单,出口俄罗斯20多台燃气发电机组。
“去年公司出口值达2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0%。”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吉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作为山东省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高端焊接材料,可生产焊接材料200多个品种,年生产规模高达40多万吨,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红透露,今年山东将研究出台拓展中间品贸易的政策措施,围绕轮胎、汽车零配件、光伏组件、锂电池电解液等行业中间产品出口,从生产制造、出口参展、出口信保、信贷融资、用能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中间品出口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扩大中间品出口规模。
“将重点围绕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高成长型出口企业,指导企业依托展会平台等渠道,重点挖潜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高端市场出口潜力。”王红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石勇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拓展中间品贸易作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中间品贸易大省,这是山东外贸发展的重要机遇。海关部门将完善高效顺畅的通关机制,支持关键零部件、能源产品和重要原材料进口,持续提升中间品出口的规模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