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4月25日,富国基金公告,决定自2024年4月29日起降低富国鑫旺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A份额和Y份额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大幅降低了四成。据悉,这是第一只宣布降低管理费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在此之前,公募基金的降费潮主要集中在主动权益基金、ETF和债券型基金上。不过,与降费相比,提高基金业绩,给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更能坚定基民们购买和持有基金的信心。
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行业陆续有超过50只基金调降了管理费率,超40只基金调降了托管费率,其中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已经成为降费主力军。
基金降费肯定是利好,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更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产品对长期资金配置的吸引力。
管理费是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基本上按固定费率收取,即不管基金业绩如何,管理费照收。据了解,2022年,公募基金总体亏损1.45万亿元,基金“四费”——管理费、托管费、交易费、销售服务费收入超过214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投资人普遍亏损与基金管理者收费居高不下的矛盾、基金发行困难等因素,使得调降管理费率的呼声高涨。
实际上,基金的降费潮从2023年就已经开始。据天相投顾数据,2023年公募基金年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在2023年的管理费收入明显下降,154家披露年报的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资产中取得管理费收入为1333.46亿元,同比减少108.98亿元,降幅约7.56%。
但在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的当下,基金过度降费也有可能带来恶性竞争,可能导致激励不足、人才流失,继而影响投资回报。
因此,为降费叫好的同时,还应该细化降费措施,把基金收费从固定费率制向浮动费率制转型,或许能更好捆绑基金持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
简单来说,浮动费率应该遵循大幅降低入门门槛,按照业绩提取管理费的原则。当管理费足够低廉甚至免费,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基民购买新基金。实行浮动费率,业绩好可以调升费率,充分激励基金管理者,同时,也将使那些不能给投资者带来与市场匹配回报的基金被市场淘汰。
“我愿意给管理费,你给我好好做”,降费之初有基民如是喊话,而这应该也是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都想看到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