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财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和费率的批复,同意其在包括山东在内的8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这表明,比亚迪财险正式拿到车险市场的“入场券”。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比亚迪外,小鹏汽车、特斯拉、蔚来和理想均以各种方式布局保险行业。
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车企通过新能源汽车销售和保险的绑定,可以打消部分车主投保难的担忧,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但是车企布局保险行业能否搅动新能源车险市场不好说,一切还有待市场检验。”济南一家财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岩表示。
新的利润增长点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批复中指出,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此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表示,比亚迪财险应高度重视交强险业务,严格执行交强险财务核算、费用分摊、准备金评估、单证及标志管理、系统管控和信息披露等各项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经济导报记者在查询后发现,比亚迪财险的汽车险除了提供交强险和商用险两大险种外,还提供13个新能源汽车附加险。
“今天(5月6日)网上全是比亚迪车险的消息,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卖。”济南比亚迪车主萧静表示,“期待下半年能卖,这样我就不再为续保发愁了。”
随后,经济导报记者致电比亚迪财险客服询问车险业务何时上线,该客服表示车险业务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还未正式上线。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比亚迪已经在官方APP中设立了保险服务入口,并表示买海豚荣耀版送全车保险。
“从我得到的消息看,比亚迪财险暂时还没在山东落地。估计较快的话年底前能落地,慢一点可能推迟明年初期。”李岩说。
实际上,比亚迪并非第一家布局车险行业的车企,此前,多家车企通过成立或者收购保险经纪公司,进军保险行业。如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特斯拉成立保险经纪公司;吉利控股成为合众财险第二大股东;理想汽车子公司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蔚来收购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相较于燃油车减少了保养频次,因此保险成为车企连接用户的重要抓手,这种转变将为车企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一家新能源汽车的4S店销售总监范宏伟认为,车企可以依据车辆后台数据,分析、制定更加实用的汽车险种。而且车企有了自己的保险之后,可以把部分利润让利车主,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同时提升车企和用户的粘性。“而且车企通过发现理赔通病进而提高车的品质,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事故理赔率。”
张磊认为,车企选择经营车险,不仅可以获得前端的保险销售收入,还可以获得售后服务、配件销售、车辆维修等方面的利润。
能否搅动市场有待检验
在新能源车险市场上,一直存在着“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发展困境: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主投保难、投保贵,部分地区和险企拒保新能源车险的现象;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出险频率高、赔付成本高,大部分保险公司承保亏损。
申万宏源报告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线边缘,亏损压力较大。以车损险为例,新能源汽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
在李岩看来,车企进入车险市场,是否能够掀起波澜,现在还不好说,新能源车企想要入局保险业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车企布局保险行业有优势也有劣势。”李岩表示,“优势是他们不仅能很简单地获取车辆的数据,而且可以从数据收集、分析到定损全流程掌控,能更简单地将车险理赔和维修服务结合起来。”
劣势则是比亚迪作为新手入局保险行业,没有经验和人才以及网点的积累,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尤其是面对新能源车险这一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场,想要站稳脚跟甚至突围和创新,并不容易。”
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车险业务涉及到大量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对于比亚迪财险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车险业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曾提出,车企涉足车险业务,对保险业影响有限。背后因素,一是因为车险是管理型的险种;二是保险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并不是有销售渠道就可以干好保险;三是保险行业多年积累的历史数据能对精算和定价保持领先优势;四是车险对承保和理赔服务网点要求很高,庞大的网点服务体系对进入到车险行业的车企而言挑战很大。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发出另外的声音。目前车险多数在第三方的保险公司,与车企无太多利益牵连。现在随着车企布局保险行业,那么车企是否会强制自己品牌的车辆购买自己的保险?后期定损、理赔过程中,车企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何才能公平地去定损和理赔?这些都是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
“车企卖车险顺应新能源车发展趋势,但保险公司在车险领域的话语权是否会受到挑战,一切还有待实践给出答案。”李岩分析道。
(应当事人要求,李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