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今年以来,山东各地持续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布局新产业新赛道,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一季度山东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质量效益加快提升,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山东是科技大省,也是创新大省,人才规模大、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
去年,全省新增1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全国质量标杆,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新建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88个“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有效提升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202项,带动产生新技术1929项、新产品2113项、新工艺1730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问题。“博强3060”风电安装船成功交付,数字孪生科研试验船“海豚1号”完成首航。山东省级科技创新发展基金连续两年超过145亿元,带动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1%。工业母机、碳纤维等国产替代实现重大突破,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
一季度,全省“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6.3%,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新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7%,高于全部投资1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1.2%和10.4%,高于全部投资6.0、5.2个百分点。
在利华益集团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建设现场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调试生产设备,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投产。届时,一条“丙烷—丙烯—环氧丙烷—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全产业链即将贯通,成为国内电解液溶剂最完整的产业链条。
“项目以我们集团上游的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尾气为原料,采用行业前沿的碳酸酯专利技术,对二氧化碳尾气进行回收精制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反应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三废少等优点,有助于推动降碳减排和绿色发展。”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玉东表示,企业将持续发展锂电池电解液及配套新型添加剂、溶质锂盐产业,加速进入新能源领域,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据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介绍,山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11条标志性产业链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的发展需求,遴选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近三年来,累计安排财政资金73.9亿元,实施了449项省重大科技项目,解决了一批影响产业链安全、制约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比如,济南二机床研发的国产首条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机床加工及装配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单条产线可满足年产20万辆汽车的需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岛天仁微纳建成全自动、模块化大幅面纳米压印光刻生产线,形成了纳米压印全套工艺,打破了微纳加工领域的国外垄断。烟台睿创微纳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8微米红外热成像模组,使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芯片核心技术的国家。
山东系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补齐战略领域核心技术短板,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构建具有山东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动能加快成长
与此同时,山东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以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新动能加快成长。
全省集中优质要素支持3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总规模达到3.2万亿元,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1.2%,好于全部投资6个百分点;计算机整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40.3%和28.8%。全省新产品增势良好,服务机器人、汽车用锂电子电池、集成电路等保持两位数增长。动车组、电子计算机整机、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8.6%、40.3%、10.1%;“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90.2%。
未来产业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山东在区块链、虚拟现实等24个重点领域均有积极布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海空天等七大未来产业,加紧打造一批先导区和特色园区,加快塑造新型工业化新优势。
在烟台东方航天港,正在加快形成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第五处火箭发射基地、首个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是中国唯一一个既有生产制造又具备发射条件的海上发射母港,生产完毕可直接执行海上发射任务,实现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已先后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首次近岸海上发射、首次海上热发射以及国内民营火箭的首次海上发射,目前累计发射卫星57颗,实现了“十发十捷”。
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生产的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空压机、磁悬浮低温余热发电机、磁悬浮压缩机等7类磁悬浮动力节能装备,平均节电30%,噪音由120分贝降至80分贝,使我国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低空经济具有立体性、融合性、广泛性特点,是拉动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创造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的新领域新赛道。山东也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成形成势,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拟出台的《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将低空经济产业作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依托济南、青岛都市圈建设,打造智慧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航空应急救援、海洋监测监管、海岛物流配送、低空观光娱乐、现代农林植保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化运行,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开通5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20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20条以上景区旅游航线、10条以上短途运输航线,载货无人机实现常态化飞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商业化飞行。
以“数字变量”撬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还深化数字赋能,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山东的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前列,拥有4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山东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达到87.3%,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50%,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指数居全国前列。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4.3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超过47%。
经过多年培育,山东大数据产业占到全国的1/8,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浪潮的通用服务器出货量全国第一,歌尔的虚拟现实头显设备在全球中高端市场中占了80%。依托这些,山东谋划实施了集成电路“强芯”、先进计算“固链”等十大工程,每年推出100个引领性项目,配套制定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一对一”精准支持,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山东产业基础坚实,智能化转型需求大、场景多,实施了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布局了32个“产业大脑”支撑制造业数字化改造。
作为首批上线的重点产业大脑之一,梁山专用车整车“产业大脑”上线后帮助企业降低25%的生产运营成本。梁山县拥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之一。而日照精制茶加工“产业大脑”则解决了当地“好茶卖不上好价”的痛点。其率先开展了茶行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8个茶园示范片区、4万亩茶园上线“产业大脑”,从“茶园”到“茶杯”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海曲雨青”品牌力大幅提升,日照绿茶品牌价值突破60亿元,绿茶单品价格每斤提高近百元。
2023年,山东高标准建成国家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其聚焦中小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共性问题,创新设置诊断体检等功能分区,构建一体化服务生态。已汇聚省内外服务商400余家、解决方案和产品超过1000套,累计为1400余家企业提供场景体验、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数字化转型服务,逐步构建起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体系,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山东将一体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努力以“数字变量”撬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最大增量”。今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0%左右,较上年提升2至3个百分点。今明两年还将建设500个以上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个平台经济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