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上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下称“座谈会”)。座谈会指出,应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我国光伏产业新一代技术即将实现产业化落地。
经济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光伏行业每一次技术迭代都伴随着市场扩容。目前,不仅新一代技术产业化在即,相关生产线也已植根本土,再加上山东又在布局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未来山东光伏市场或迎来持续扩容。
(山东的一处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 杜杨 摄)
新技术产业化在即
大约在2023年下半年,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文磊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招标时,明确要求光伏组件的单板功率达到570瓦。“此前,市场主流产品采用PERC技术,组件转换效率在23.5%左右,单板功率约为550瓦。而在单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升20瓦的功率,这说明组件转换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他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很快,丁文磊就了解到,原来转换效率的提升,来自于TOPCon光伏电池的推广。据了解,采用TOPCon技术,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可达25%,而且生产线能和PERC产线兼容,有效降低了新技术迭代的生产成本。
具体到应用端,丁文磊发现部分TOPCon光伏组件,成本甚至要略低于PERC组件。他估计目前TOPCon组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90%。
据了解,2022年以来,行业内众多厂家纷纷围绕TOPCon跨界布局;而从市场端来看,市场“C位”易主、单板功率提升20W,这个过程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
“光伏电池的技术迭代仍未停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未来,光电转换效率应该稳定在30%以上。”
4月30日,隆基绿能(601012.SH)在其业绩说明会上预测,未来5年内市场上光伏电池绝大多数会是平台型背接触电池(BC)技术;就在去年9月,该公司还宣称,未来公司主流产品都会走BC电池技术路线。
除了BC技术,另一项重要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是山东发展的重点。周勇认为,两者的结合是未来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突破30%的关键。
“6年左右就能回本”
实际上,在上一轮技术迭代之时,也就是TOPCon取代PERC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丁文磊就注意到,光伏产业的下游市场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不少个人用户主动上门,要求安装光伏组件。由于成本问题,此前,个人用户甚少主动在房前屋后安装光伏组件。但随着技术迭代,光伏组件的单板功率在提升,价格却在下降。”他表示。
丁文磊测算,此前的PERC光伏技术,每兆瓦大约需要1818块光伏板;迭代为TOPCon技术后,现在只需要1754块。“目前,下一代光伏技术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块数更是降到了1694块。”他表示。
据他估计,目前个人用户安装光伏组件,6年左右就能回本。
除了个人用户,山东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方面也是潜力巨大。2021年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将山东鲁北200万千瓦光伏项目纳入其中,这也是东南沿海省份唯一一个重点项目。而2023年6月发布的《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十四五”开发计划》,更是规划了1605万千瓦光伏项目。
周勇认为,山东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寸土寸金,原本缺乏连片的土地用以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但上述一系列文件,赋予了山东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个月,山东还发布了《新能源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集散并举发展光伏。以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大型基地为重点,加快探索海上光伏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鲁北基地项目建设,推动国家第三批风光基地项目建成并网。
“无论是基于技术的迭代还是规划的落地,山东光伏市场扩容是长期大趋势,何况山东还有‘双碳目标’要推进。”周勇如是说。
大市场引来新产能
在丁文磊看来,山东光伏产业有个特点,那就是企业普遍“贴近市场”。“多数企业集中在产业下游服务环节,上游的技术研发、生产相对较弱。”他说。
不过最近这种情况有了改观。丁文磊表示,山东已经有不少企业落地了TOPCon技术的生产线,这让他们公司的运维反馈快了不少。“同时,大量的运维企业又能有效衔接上游生产端与下游应用市场,可以说山东市场对光伏产能相当契合。”他表示。
实际上,山东也一直在吸引光伏产能、尤其是先进产能落地。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最近,济南起步区一家企业落地了10GW ABC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据介绍,ABC是上文提到的BC电池的技术路径之一,被认为是“实现终极效率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
丁文磊认为,光伏产业技术迭代的一大特点,便是新技术在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之后,便会迅速铺开,“简而言之,采用新技术的组件价格只有降到上一代技术组件价格相同的水平,才会大量投放市场。所以未来市场的主流光伏组件产品,一定是价格更优、效率更高;也正因如此,山东市场才会持续扩容。”他说。
周勇则更关注目前市场的既有产能。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隆基绿能对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又计提减值准备1.52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头部光伏企业正在调整产能。
周勇直言,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势必造成既有产能的重置,所以上述座谈会召开得尤为及时,座谈会提及的“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更是市场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目前来看,光伏组件的安装场地问题、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这两方面都是目前光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关键制约因素;而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近期来看,只有技术迭代。”他说,“在‘双碳目标’之下,如何让技术革新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如何协调既有产能的有序整合,如何避免出现市场带来的过度竞争,这既是未来行业共同的课题,也是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