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为全面领会、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定位、新要求,发挥民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生力军作用,5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牢记嘱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讲述他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业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先进事迹和背后的故事。
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尚吉永:
做好“加法”“减法”和“乘法”护航民营经济
万达集团是一家涵盖港口码头、石油化工、国际贸易等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作为山东省第一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
万达积极抢抓国家“双循环”“大循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释放的新机遇,万达石化4000万标方/年氢能利用项目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正在打造山东传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万达鸿丰化学500万吨/年绿色低碳高端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山东省“十四五”化工产业布局规划和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已配套建成了2个十万吨级原油码头和4个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100万立方米物流园区和120万立方米原油仓储库区。
近年来,万达集团按照“聚焦和深耕主业,围绕石化橡胶一体化,构建创新驱动型、绿色低碳型、智能制造型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战略,构建了从印尼原油开采、港口码头,到石油炼化、高端浆态床加氢、化工及后续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新材料、橡胶生产,再到轮胎制造的高端石化产业链,成为全国产业链条长且最完整的炼化企业之一,保持了持续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效助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为全省贡献了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山东的民营企业要做好加法、减法和乘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民营企业要从三方面作为着力点:一是要做好“加法”,用新技术、新科技让传统产业不传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万达集团正全面推进“智改数转”,加快“智慧万达”建设,力争2025年率先在区域内打造石化领域全球“灯塔工厂”。二是要做好“减法”,推动传统产业降碳减排、向“绿”而行。万达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优先、低碳发展之路,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以更少的能耗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三是要做好“乘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民营企业要围绕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促进创新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中。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郑月明:
科技创新构建企业发展“护城河”
新材料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其创新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新材料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新材料技术和市场已经高度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技术壁垒带来的产业垄断问题凸显,新材料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联泓新科主要从事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新能源材料、生物可降解及生物基材料、电子材料、其他特种精细材料。经过十年的发展,公司成长为一家行业领先的现代化新材料企业,202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出EVA光伏胶膜料,打破了国外垄断;自主开发了生物可降解材料、高纯电子材料、高端光学材料等关键技术;主持、参与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目标是形成在新材料若干领域领先的“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联泓新科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深有体会。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的方式,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在自主研发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目前研发人员比例接近20%,拥有业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材料创新平台,开发出了30多个系列、100多个牌号的新材料产品。在合作开发方面,公司作为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长单位,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构建了“联盟+基金+转化平台+专业化团队”的协同创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合作开发出了全球领先的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材料PPC技术和高端光学树脂XDI技术,两项课题均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我们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构建发展“护城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包括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三方面,其核心就是创新。 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投资,建设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重点项目包括:高端光伏胶膜材料EVA和POE,这两种材料是太阳能电池片封装的关键材料,目前POE全部依赖进口;锂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包括锂电溶剂、锂电添加剂、锂电隔膜材料等;生物可降解材料PLA、PPC项目,PLA技术目前全球仅少数几家企业掌握,PPC尚处于产业化空白;超高纯电子特气及湿电子化学品等电子材料项目,该产品主要用于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领域;高端光学树脂XDI等特种材料项目。上述项目方向上均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产品结构上主要是进口依赖度高的高端品类,技术路线上全部采用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的绿色新技术,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于2025年全部建成投产,为新材料行业进步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兆波:
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用质量和研发赢得话语权
华凌电缆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总方针,深耕特种线缆领域20余年,先后完成三代核电电缆自主研发,获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实现了高性能长寿命电缆的国内首创,将产品使用寿命由25年提高到70年;研发出世界首条超低温电缆及新型高速列车用电缆,解决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高寒地区超低温电缆瓶颈问题。同时,企业不断拓展产业领域、深化国际合作,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联合成立中白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并在白俄罗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实现了企业产业链的拓展。
紧扣市场需求,民营企业必须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才能始终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在核电电缆领域搞创新,华凌电缆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我国核电建设初期,技术的受制于人、国家发展的急迫需求,华凌电缆必须担起重任。从2006年开始,公司针对核电站系列电缆进行自主研发,2008年完成1E级K3类系列电缆的研发任务。2012年,华凌电缆取得了国家颁发的K1类核电电缆特许研制任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2016年获得了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和设计许可证。
企业自主研发的核电用1E级K3类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完全自主化;60年寿期和严酷环境用电缆材料试验也取得了国家检测中心的测试报告,高性能用长寿命电缆材料已得到广泛工程应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电线电缆,弯曲次数可达3000万次以上,拖链次数可达2000万次以上,达到行业领先。目前,企业已具备生产核电站1E级系列、三代非能动系列、华龙一号、四代高温气冷等电缆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先后为荣成CAP1400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海阳山东核电AP1000项目等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要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华凌电缆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策略,建设完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二要培养与引进人才。依托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外部专家团队,依托企业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核心人才组建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舰船等几大创新团队,为企业创新提供原动力。三要数字化转型赋能。华凌电缆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引进MES、ERP、数据采集终端等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公司一直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报质量问题不罚,发现质量问题奖励”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文化,遵循“瑕疵也是质量问题”的管理标准,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守住底线。
山东恒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司传煜:
打造数字恒信,注入强劲“绿动力”
山东恒信集团是一家涵盖高端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港航铁路物流、供应链管理、现代农业等6大产业板块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心无旁骛深耕煤基精细化工领域,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条,集团生产出了60余种煤基化工高端产品,走出了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恒信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一是坚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锚定高端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三条产业赛道,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规划实施的煤基化工耦合氢能源低碳化示范产业基地项目,涵盖高端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13个重点项目。正在建设的山东省最大、全球第二大的50万吨甲醇制乙醇项目,采用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最新研发的DMTE技术,解决了过去粮食乙醇与民争粮的问题。二是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团队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攻克了新型炭材料领域多项技术难题。正在合作研发的乙醇酸甲酯技术,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为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同研发的MMA技术(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实现了国内利用煤基原料生产有机玻璃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完全依靠石油原料的技术瓶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三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企业投资数十亿元进行了上百项技术改造,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平衡调度和最优工艺控制。实施厂区环境提升行动,实现了煤化工企业“用煤不见煤”、废水“零排放”、烟气超低排放的良好态势,为企业动能转换注入了强劲的“绿动力”,助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双指标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数字恒信”战略,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集团也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做了大量工作。在数字化转型中,集团制定了“打造全产业链数字矩阵”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了“打造智能工厂、建设大数据中心、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四个阶段。目前,集团已经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型数据中心和“恒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人均效能提升了21%以上,运行成本降低了16%以上,建成了5家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下一步,随着在产业数字化方向持续深耕,恒信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煤化工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