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初磊 济南报道
激发消费潜能,扩大消费需求,冰雪运动是一个重要抓手。近日,青岛市体育局印发《青岛市加快推进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山东冰雪促消费迎来“破冰”利好。
加大冰雪场地供给
《实施意见》明确总体目标为:到2026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冰雪运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产业初具规模。其中,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在2026年省运会上,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项目创造多个夺金点。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实施意见》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大力普及冰雪运动、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快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加大冰雪场地设施供给、加强冰雪运动人才队伍建设。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多项重点任务有利于带动冰雪消费,是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向好的意见》(下称《意见》)落实。
例如,在提升文旅、冰雪消费方面,《意见》明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冰雪等各类场地设施,支持各地打造雪乡、雪村、雪谷等体育旅游目的地,发展形式多样、富有地域特色的冰雪运动赛事,培育“一地一品”冰雪品牌。此外,推动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与会展、零售等产业互融发展。
此次《实施意见》明确,激发冰雪运动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冰雪体育企业与文化创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合作,联合推进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转化。培育扶持一批优秀冰雪企业,鼓励国内外一流冰雪企业到青岛发展,建成集滑雪、培训、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冰雪乐园。鼓励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推出针对冰雪企业的金融产品,支持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冰雪企业发展。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滑雪场,按年营业收入的3%,最高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支持行业协会牵头组建由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用户单位、社会团体等组成的冰雪产业联盟,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推动相关企业、学校、研究部门以及中介机构等构建冰雪产业创新联盟,形成“产学研用”完整的创新体系,推动冰雪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协同发展。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冰雪场馆。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冰雪场馆。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利用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商务楼宇、商业网点等改建或新建冰雪场馆,建设全天候室内滑雪场,具备条件的可以建设以冰雪游憩活动为主的室内外冰雪乐园,构建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冰雪场地设施服务网络。
标准冰场资源加快“补缺”
作为国家第一批“北冰南展”战略重要城市,青岛的商业化冰场设施资源领先全省。其中,有国信滑冰场等4处滑冰场、藏马山滑雪场等8处滑雪场,滑雪和溜冰体验引领冰雪消费。
《实施意见》明确,完善奖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冰雪运动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具有公益性、普惠性的冰雪运动设施和消费项目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据了解,今年年底,全新在建的短道速滑冰场将在青岛竣工投入使用,山东短道速滑队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今年2月,山东短道速滑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创造了我省参赛冬运的新纪录。山东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海忠表示,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和“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动下,山东已建设冰雪场馆设施99个。通过跨界跨项选材,山东大力提升了竞技冰雪人口的数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以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为“龙头”赛事,持续推广冰雪运动项目、拓展冰雪运动人口、营造冰雪运动氛围。
张海忠表示,2022年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上,短道速滑项目成为第一个进入正式比赛圈的冬季项目。2026年山东省第二十六届运动会在力争进一步扩大短道速滑项目参赛规模的同时,也要争取再增设几个冬季正式比赛项目,通过“指挥棒”的作用,引领带动各地冰雪竞技水平的发展。
“目前制约各市冰雪项目开展的最大瓶颈还是场馆设施欠缺,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张海忠说,当下省内标准的冰场很少,有些市队常年在商业冰场训练或者外训。
张海忠表示,下一步将尝试通过省运会增加金牌数量,激发更多各市组队建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考虑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冰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