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科技金融发展再迎重磅政策利好。近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7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于科技创新复杂多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对金融的需求区别较大,因此,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从“看账本”到“看未来”、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从“扶一把”到“伴全程”……山东科技金融政策不断创新,一场场涉及“筋骨”的变革正在密集地推动,科技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向“新”而行。
为企业精准画出“金融画像”
山东在金融领域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开始显现成效,科技金融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官方网站设立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下称“科融信平台”)专区,旨在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入口。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发挥科融信平台在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专家型企业,山东昂拓信息科技公司智能化项目资金缺口100万元,这项被公司副总经理杨永三寄予厚望的科创项目,面临着发展的关键节点。
“公司年产值不到1000万元,又缺乏足够的担保与抵押物,想要融资,但很难获得授信,公司陷入了两难。”杨永三说,科技企业的特性与传统信贷的理念天然不匹配,常常是好企业找不到资金,资金找不到好企业。
“公司在科融信平台上发布了相关信息,一经发布便引来众多银行关注,最终济南农商银行成功‘抢单’,100万元授信在一周内落地。”杨永三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科融信平台,企业用户只需一键点击即可便捷进入,轻松享受全周期、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服务。
经济导报记者获悉,2023年,在山东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科融信平台应运而生,平台整合银行、基金、创投、担保、保险等机构资源,深入挖掘产业价值、高层次人才、重大专项、科研投入和技术水平等企业科技元素的“金融价值”,让“科技报表”成为银行、投资机构等认可的“财务报表”。
据介绍,进入科融信平台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需经过县(区)、市、省三级科技部门审核;山东省科技厅联合14个部门出台新政,形成了政金企一致认可的“政策规则”;而行业协会、六大省级创新平台资源参与“把脉”企业,给出“体检报告”;同时,平台利用“科技创新、经营效能、成长潜力、综合风险、社会价值”五维大数据评价模型,为企业精准画像,让企业的“本领”变成“本钱”;此外,该平台整合银行、基金、风投、融担等资源组成“金融超市”,经过平台“体检”的企业,受到众多金融机构认可,助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陪伴式”服务挖掘“科创富矿”
服务助力海洋经济,提供科创金融全维度服务,山东也在生动实践。
作为山东省青岛市最大的供水企业,青岛水务集团身负重任,其子公司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成立了青岛市海水淡化超滤与反渗透及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体系。
“三面环水的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青岛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海水淡化便是破题的思路之一。”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企业坐拥4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授权,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之一,也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
在发展节点,同样需要资金助力。为帮助优质的科技企业解决资金问题,4月18日,由兴业银行主承销的青岛水务集团2024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科创票据/蓝色债券)成功发行,发行规模2.6亿元,期限3年,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水务集团海水淡化事业发展,成为全国首单“蓝色+科创”创新债券。
“科创企业本身轻资产、高风险,研发资金投入大,技术转化周期长,还款来源一般较弱,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匹配。”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数字风控中心负责人汪春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们总结了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痛点。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看,这些科技企业大多属于初创期高科技企业,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往往难以满足其需求,但其背后的潜力和能够带动的新质生产力独具优势。因此要有长线意识,更要建立“陪伴式”服务的全维度服务体系。
汪春序介绍,在这场+科创的成长实验中,兴业银行帮助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形成了20万立方米/日的淡水生产能力,将海洋经济的蓝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力量紧密结合,为青岛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2024年4月末,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共服务各类科创企业近3000户,贷款余额达114亿元,青岛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作覆盖率达65%。
支持科技创新打好“组合拳”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只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持续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支持举措层出不穷、力度明显提升,各种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祝恩元介绍,通过政策引领,山东完善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加强政策联动,统筹科技金融工作,2023年9月出台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把政府部门、银行、保险、融资担保、投资、增信平台等机构的政策联动起来。2024年5月出台《山东省省级“拨投结合”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更有针对性地推动科技股权投资、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工作细化落地。此外,坚持政府作为,强化“早小”金融支持。将早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贷款省市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90%,配套给予企业最高50万元贴息;改革省级科技资金支持方式,2023年以来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70余个项目1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跟投30多亿元。2024年在“拨改投”基础上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科技项目支持方式,每年支持“早小”比例不低于30%。
科技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长周期活动,对于目前科创金融有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山东已推出“鲁科担”科技担保产品,降低企业保费50%、提高单个企业融资担保额度到2000万元;推出“鲁科保”科技保险产品,对企业保费首年最高补贴50%。坚持支持“早小”,强化多元保障。构建“山东省科技保险共保体”,发挥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认定功能,助力早期、初创期投保项目评估、风险识别和过滤。对早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省级财政给予担保机构最高20%的风险补偿。
与多元创新生态相对应,科技金融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涉及金融体系内部各类机构衔接协作、金融体系与科技体系相互配合。如何产生“1+1>2”的化学反应?相关行业人士认为,要顺应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培育具有较长周期、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多元等规律,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的多层次性,推动资本市场各板块、大中小银行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互补。支持大型银行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在依法合规、风险隔离可控前提下,强化与内外部投资、证券、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通过要素融合,打造市场化科技金融良好生态,截至目前,山东通过各类赛事,累计促成融资近110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3000家。“支持科技创新系列举措,精准施策,必将有力提振科技型企业发展信心、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出更多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兴产业。”祝恩元表示,下一步,山东将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多部门合作机制,协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调动各类金融资本积极性,构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态,为加快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