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奥运带来的经济红利和长尾效应仍在继续。体育产业在市场和需求驱动下,持续释放巨大潜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山东体育企业如何借“奥运东风”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体育产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体育智造”收获满满
在巴黎奥运会上,从赛场到幕后,从器材到服务,“中国智造”无处不在,以其独特魅力为中国在奥运“科技赛场”上夺得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本届巴黎奥运会中,泰山体育顺利完成了巴黎奥运会的服务与保障工作,再一次实现“零失误、零故障、零投诉”的奥运纪录,受到众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致好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卞志良在赛事期间被国际柔道联合会聘任为荣誉副主席,并与泰山体育董事长卞青峰一同被授予“国际柔联荣誉黑带”。
“此次有2000多块泰山柔道垫登上国际舞台,根本原因在于其过硬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外事总监林龙江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国际柔道联合会大约有200个成员协会,几乎都使用泰山体育的柔道垫。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泰山体育从原材料到发泡等多道工序都能自主完成的技术优势,这在同行业中是极为罕见的。此外,巴黎奥运会上的柔道垫还采用了智能芯片技术,能够溯源器材全生命周期状态,精准捕捉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轨迹等数据,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支持保障。
在巴黎奥运会柔道项目女子78公斤级角逐中,中国选手马振昭力克德国选手瓦格纳夺得中国柔道队本届奥运会首枚奖牌,更是中国柔道时隔8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奖牌。在巴黎奥运会摔跤男子古典式130公斤级决赛中,古巴运动员洛佩斯战胜智利选手夺得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实现个人项目五连冠的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洛佩斯首次在泰山摔跤垫上摘得奥运金牌。
林龙江说,各国运动员展现了卓越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作为征战奥运的“老将”,泰山体育为摔跤、柔道、拳击、自行车、铁人三项等10多个大项目的正赛和资格赛提供上万件器材。同时,泰山体育在巴黎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不仅为中国制造赢得了荣誉,也为全球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奥运会期间,泰山体育为中国队量身打造了训练中心,提供了拳击训练产品、智能力量健身设备等多种训练器材及服务,确保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卞青峰介绍,泰山体育作为“双奥企业”,圆满完成奥运会的器材提供与赛事服务工作。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支持,从赛场竞技到幕后服务,“中国智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活力。这枚来自“科技赛场”的金牌,是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下一步,泰山体育将发挥全球顶级赛事服务商的实力,将中国智造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深度掘金赛事经济
“奥运会是体育届的顶级盛会和含金量最高的体育赛事之一,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的关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国家科技库专家,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先亮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和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同时也是体现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的重要载体,是体育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如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等。成都、杭州、南宁和呼伦贝尔等地在赛事期间实现了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300亿元。例如,大运会期间的住宿、餐饮和零售消费达438.3亿元,环比增长14.2%;亚运会期间的相关消费则达489.6亿元,环比增长15.6%。这些数据表明,体育赛事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如何通过赛事深入挖掘社会经济影响力?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体育集团”)已连续两年为全省群众体育赛事提供全面专业的赛事评估服务。通过赛事评估,进一步保证赛事的专业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助力赛事成功举办。
山东体育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体育赛事的评估服务对于提升赛事质量、增强赛事吸引力、扩大赛事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专业的评估,客观分析赛事活动举办效果及专业化水平,深入挖掘社会经济影响力,构建专业赛事评估评价体系,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供客观评估依据,提高赛事运营水平及品牌影响力,助推山东省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快速发展。
“体育赛事不仅推动了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还催生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新潮流,促进了‘文体旅’产业的协同发展。”王先亮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近年来,山东体育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求强,着力培育体育赛事新动能,助力赛事经济实现新跨越。山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山东已确定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共1071项,其中国际级26项、国家级253项。
“今年奥运会亮点频出,‘赛事+影院’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内首次实现将奥运实况在影院大银幕呈现的‘影院看奥运’直播活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奥运体验,也创造了文体消费新场景。”山东儒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轶表示,相较于守着电视或移动终端观赛,在电影院看奥运“既可以大屏幕观细节,也能一起喊加油”,沉浸感、氛围感十足。随着“赛事+影院”“赛事+旅游”等更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未来体育消费的潜能将进一步被释放。
王先亮表示,大众对体育赛事的深度参与,不会仅仅沉浸在奥运的光环里。作为一种新消费现象,“赛事+”将源源不断为赛事经济注入活力。山东把发展体育赛事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优质赛事活动供给,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性高的赛事,发挥职业联赛的引领作用,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赛事,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赛事活动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参赛、观赛需求。
跨界融合激活向“新”力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聚性体育活动,对未来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向性。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更在结构优化、促进消费与就业以及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展现巨大的活力与潜力。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智能健身器材如智能健身路径、家用划船机等成为主流产品,实现了与手机的互联互通,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运动健身领域。此外,体育用品的品牌建设也在加速,本土品牌已占据前二十大品牌约60%的市场份额。2024年初,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公布,其中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量达到95家,比上年增加37家,彰显出行业的广阔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
“体育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也逐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了体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的发展,山东体育制造业通过融合创新发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发展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路径。”王先亮认为, 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正逐步构建起体育产业的新生态体系,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山东省体育局相关数据显示,山东目前共有体育产业经营主体5.06万家,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从事赛事组织的经营主体超过7000家,已成为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的主力军。通过大力发展“三大球”、乒羽等职业体育项目,山东也培养了一大批职业联赛专业观赛者和运动项目爱好者。截至目前,山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41.3%,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164元,体育消费市场总规模达2207亿元。
“山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已经慢慢展开,2022年,山东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2207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16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6%。”山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乔云萍表示,山东将通过“好运山东”与“四沿”体育赛事体系建设等,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构建全场景、多业态的体育消费生态,助力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市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体育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