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由于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喊话”个别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债券市场忽遭降温,出现大幅度波动。
债市的持续调整影响着银行理财市场,近期多位投资者表示其购买的理财产品“跌了”。
“我购买的一款风险等级R2的60天短债理财产品已经有4天没有正收益了,最多的一天亏了3.67元,有点担心了,我现在考虑是不是要强制赎回。”投资者王金强表示,“毕竟以前我买的理财产品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对此,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债市多空博弈引发了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但调整幅度不大。“投资者大可不必担心,而且理财公司为应对市场环境带来的变化也会出手调整仓位,对债券类资产进行减仓。”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张萍表示。
亏钱的理财产品
王金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今年7月底他的一款理财产品到期,然后就购买了一款等级为R2级的60天短债理财产品。
“刚开始前几天还好,每天还能赚钱。但在8月6日,突然从赚钱变成了亏钱,而且已经出现4天亏钱了。”王金强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从王金强提供的该理财产品的收益明细看到,8月6日亏了0.91元,8月8日、9日都亏了1.84元,而到了8月12日则亏了3.67元。
虽然后期王金强的理财产品重新有了正收益,但波动的行情让他也有些担心。“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到期后别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实际上,从统计数据来看,进入8月以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在下行。
根据招商证券固收团队的统计,8月4日至11日,一周理财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为2.39%,环比回落194bp(基点)。
从具体产品类型来看,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1.75%,环比回落3b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3.05%,环比回落148bp;混合类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7.59%,同比回落1255bp。
同样购买了中低风险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刘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近段时间,他买的理财产品每天都亏十几元,这样的快速变化确实让人心里没底。尤其是经历了2022年那段理财产品的“破净潮”,让他心有余悸。
2022年,债市出现下跌,不少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净值表现出现下滑,也由此引发了“破净潮”“赎回潮”的“负反馈”现象,在2023年下半年之后,债市才开始逐渐企稳。
“我现在最担心历史会重演,再出现大面积的理财产品破净。一旦出现净值下跌,净值下跌导致赎回潮,进一步出现下跌,引发连锁反应。”刘鹏说道。
对于刘鹏的说法,张萍表示有些“杞人忧天”。
“这次债券理财产品的调整和2022年相比大不一样。”张萍分析道,“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理财公司开始降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转而增加了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比例,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比例从2022年四季度的4.36%上行至2024年四季度的26.6%。”
而正是因为这一变化的存在,理财产品对抗债券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且理财投资者已逐渐适应产品净值化后的波动情况。
破净潮难现
张萍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近期稳健性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主要源于债市的调整。债券类资产是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标的。
“此次央行出手对债市进行调控,本意也未必是大幅抬高利率水平,更多是避免形成单边预期并不断强化,基本面预期的改善才是根本。”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着手本轮债市调控,主要原因是资产荒延续,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偏弱,导致国债市场持续过热。而国债市场过热可能导致风险累积——长期国债收益率扭曲增加了资金外逃压力;还使得资金炒作倾向增加,弱化支持实体经济的意愿。
央行的直接下场也让8月债市经历了大幅波动,红火了半年的债市在近期经历冰火两重天,从刷新历史新高到全线收跌、深度调整。
普益标准的分析认为,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债市出现系统性反转的可能性不大,央行的举措主要是为了校正长端利率,并非意在改变债市的整体趋势。预计后续债市逐步企稳,利率在央行合意区间波动,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下行并出现破净潮的可能性较低。
东吴证券从理财资产配置方面分析表示,自2022年四季度出现赎回潮后,理财就明显降低了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转而增加了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变化,理财产品对抗债券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最近不少债券理财产品确实出现了回撤,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债券市场的波动是常态,并且这种波动难以准确预测。随着市场变化,理财产品收益逐渐下降是一个客观现象,这是投资者需要接受的事实。”张萍表示。
在张萍看来,虽然债券市场的波动对理财产品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整体调整幅度较小,考虑到目前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建议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如果选择购买理财产品,应优先考虑期限较短的产品,以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不过对于债市目前的调整,多数机构认为基本到了尾声。华安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颜子琦表示,近期债市的回调压力显现,在大行持续抛券后曲线变平,从个券空间来看10年期限大行的“库存”或已减少,短期内债市的最大空头可能是前期浮盈的非银机构。近期基金边际转为净卖出,而券商资管等产品的行为对于利率变动尚不敏感,可关注后续其赎回压力。虽然当前债市对此已有一定预期与定价,但在止盈情绪的影响下其边际变化或加剧债市整体的波动,短期内可把握曲线变平与调整的机会适当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