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杨佳琪
乳山海岸线上,风电机组迎风而舞,山东半岛南U1场址一期4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如今,中国电力山东能源半岛南海上风电在运规模达125万千瓦,成为山东省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该风电基地的182台风机每年发出36.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惠及胶东半岛两百余万户家庭,这是威海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威海市分区域规划多种新能源板块,海上风电是其中的重要板块。除了风电,核能亦已呈现出向上的发展势头。今年7月28日,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1号机组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200亿千瓦时,供热面积接近2000万平方米,惠及60万人口。
吸引新资金、新项目向山东绿色产业汇集发力,8月30日,2024绿色投资大会组织考察威海绿色项目,围绕项目观摩、强化项目落地落实感受,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逐“绿”生“金”。考察组一行将走进威海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华杰羽高端机械装备制造项目、迪尚纺织服装垂直生态供应链平台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加快实施,让威海产业发展绿意葱茏。
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绿色金融大文章,将带动威海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此,威海市加快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进程,打造绿色金融发展的“威海样板”。其中,将稳步提升绿色直接融资规模,充分发挥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山东绿色发展基金威海平行基金加大对威海市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等领域投资支持力度。
威海市委书记闫剑波8月29日在绿色投资大会上介绍,截至今年6月份,威海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到513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规模62.7%。这一数字,让威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全省有了“地标”意义。
经济导报记者从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自去年入选全省未来产业集群以来,威海已规划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前沿核电技术创新基地、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三大基地,积极推进核电产业做大做强,吸引了“国字头”资本前来落地。例如,国家电投和威海市强化央地协同,加快推进核能未来产业集群建设。
为了实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威海市依托本地海洋资源禀赋,制定了具有威海地域特色的蓝色产业标准——《威海市蓝色产业可持续投融资支持目录》。通过蓝绿融合赋能、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对接蓝色产业,促进威海市蓝色可持续全要素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海洋经济影响力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7月,荣成农商行、农业银行威海分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等多家单位从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购买了一笔海洋碳汇,完成了338.7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交易,用于实现网点或自身的碳中和,标志着全省首笔碳普惠海洋碳汇交易落地,打开了威海在全国先行先试探索蓝碳经济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