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日前,“人才引领 创新驱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对话会(下称“对话会”)在青岛举行。对话会聚焦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着眼继续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为山东如何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全方位引进用好人才建言献策。
海洋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动力。自然资源部方面表示,要强化海洋领域国家科技力量,推进与山东省政府共同建设运行威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完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山东也在加快塑造海洋发展强劲动能,积极争取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在山东布局,建设世界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吸引全球海洋人才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离不开海洋战略人才力量。
在对话会上,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姚凯表示,当前,人才在流动过程中更倾向于高品质的人才环境和生态,这就要求在建设人才生态环境上多下功夫。“山东应重点吸引全球范围内海洋领域的杰出人才、顶尖人才,建议围绕这些高端人才提供从前期服务到人才安全服务、安居服务、职业生涯服务、后期流动服务等,让优秀人才来到山东、留在山东。”姚凯说。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山东海洋产业持续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强化科技赋能。据介绍,近年来山东推进海洋领域“四链”融合发展,组织开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活动,累计引进培育涉海领域高层次人才213名,突破海工装备研发等97项关键核心技术。
上述举措带来了积极成效:“十三五”以来,全省海洋领域共有1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该领域全国获奖总数的4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对话会透露,目前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已达23人,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济青人才吸引速度,建设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引领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打通人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链条路径。
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山东
上文提到,山东将打造世界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此举与自然资源部的相关部署不谋而合。
日前,自然资源部官网发文表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科技瓶颈的唯一解。为了强化海洋领域国家科技力量、完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自然资源部一直推进与山东省政府共同建设运行威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同时,优化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加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建设。
据了解,山东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目前已经入轨运行,而且依托该实验室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平台,山东还实施了“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深海智能浮标、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批高端装备技术实现突破。再加上国家深海基地等,目前已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
山东省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将加快塑造海洋发展强劲动能,积极争取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在山东布局,每年还要实施20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
与此同时,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与山东本地的海洋科技探索已然形成“合力”,山东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在加速。
上月底,山东省海洋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通知》,两份文件分别在“重协同”和“强龙头”两方面,对海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行了部署。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方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都是山东省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前者注重多主体、多领域、多模式的协同创新,后者更注重强龙头、新领域、新技术的示范引领,二者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同时,二者都是山东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均需要创建主体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化能力。两类中心的不断建设完善,将强化山东海洋产业的科技赋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以及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加速,山东省的现代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将不断完善,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海洋经济走向深远海、打造新高地形成强支撑。”马方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