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列出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50强。胡润研究院发给经济导报记者的榜单显示,山东有3个城市上榜,分别是青岛、济南和烟台。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城市发展离不开新能源产业这一强劲动力,它不仅是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衡量城市创新力、人才和产业吸引力的重要指标。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都在挖掘自己新能源相关的价值,这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非常关键。”
山东新能源产业:
青岛、济南、烟台亮点纷呈
胡润研究院分别对各城市的新能源优质企业集聚度、新能源中小企业集聚度、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度、新能源高端人才集聚度进行信息采集和评分,最终综合汇总并排名,形成上述榜单。
此次山东有3个城市入选《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各自在不同指数上表现亮眼,特别是在新能源中小企业集聚指数上尤为突出。
榜单显示,青岛排名第15,综合指数为71.3,其中新能源中小企业集聚指数达到82;济南位列第26,综合指数为69,新能源中小企业集聚指数同样为82;烟台排名第39,综合指数为67,新能源中小企业集聚指数为72。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城市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呈现了诸多亮点。
就在今年5月底,青岛发布的《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全面推动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产业链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青岛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整车生产实现跨越式提升。到2025年,力争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培育年产10万辆以上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家,全市整车生产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此外,整车出口实现突破性进展,到2025年,本市生产整车出口量力争达到18万辆左右,本市车企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60亿元。
青岛还提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实现系统性重塑。聚焦汽车电力电子、动力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座舱系统、氢能与燃料电池6个关键领域,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配套部件实现全省领先。紧盯高性能轮胎、高端传动系统、轻量化车身、充电桩等领域,做大做强特色配套零部件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济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快速崛起,尤其是与比亚迪的“牵手”受到瞩目。2021年12月,比亚迪以10.31亿元在济南起步区拿下约3000亩土地,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比亚迪在济南串起了一条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成为济南工业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今年4月,山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三周年建设发展情况时提到,2023年比亚迪项目生产整车24万辆,今年将达到30万辆。
去年9月发布的《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集聚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5家以上、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10家以上,形成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全品类产业基地,拥有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能力、制造工艺可达国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打造制造服务交互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体,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济南还提出,实现科技平台搭建、整车集成、三电系统、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技术难点突破。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家,培育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开发企业3家。
烟台同样发力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也是烟台的优势领域。2024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总投资560亿元的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上汽通用东岳奥特能超级工厂启动建设。2024年,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纯电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奥特能超级工厂完成建设,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产。推动国家级园区引领发展,黄渤海新区要做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储能、特色半导体等新兴产业。
烟台还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烟台清洁能源资源全国领先,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形成了全省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总投资超7000亿元的“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实施海阳核电二期,推动招远核电一期开工建设,完善莱阳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扩大核能综合利用范围;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开发半岛南、半岛北海上风电场,探索建设海上“能源岛”,打造海上风电综合开发示范区;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将加快1235万千瓦海上光伏基地开发,争创海上光伏领军城市;千万吨级LNG基地,将加快形成1650万吨接卸能力,打造北方最大的LNG供应储运基地。
很多城市都在
挖掘自身优势
胡润提到,“在最新一期胡润世界500强中,新能源相关企业只有5家,其中3家来自中国,这5家企业是美国的特斯拉和Nextera Energy、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理想汽车。在最新一期胡润中国500强中,新能源已经上升至第五大行业,相关企业有36家(五年前14家,排在前十以外),这36家企业价值都在270亿元以上,代表企业有阳光电源、小鹏汽车、晶科能源等。”
“在最新一期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新能源相关企业有58家,其中中国占41家。在最新一期胡润未来独角兽榜(包括瞪羚和猎豹)中,新能源相关企业有23家,其中中国占7家。”胡润说。
在他看来,“中国的新能源故事,也可以通过百富榜上榜企业家的故事受到一些启发。第一波新能源企业家是2006年无锡尚德的施正荣,第二波是2014年汉能的李河君,第三波是2021年宁德时代的曾毓群,他们都进入了百富榜前五名。现在是第四波,虽然没有进入百富榜前五名,但数量比以前多得多。”
“去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表现尤为亮眼,达6760亿美元,占全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总额的38%。而欧盟、美国和英国去年能源转型投资额的总和,也才7180亿美元。”胡润说,“中国在新能源多个细分领域均排名世界第一,有趣的是,这些优势是分散在中国多个城市的,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挖掘自身的优势。有些地区有地理条件优势,比如西北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同时西北地区雨量少,光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产业;有些地区有自然资源优势,比如江西拥有丰富的锂矿储量;有些城市有产业基础优势,比如上世纪60年代,四川就开始研究多晶硅;有些城市有完备的科技生态,更加有利于开发系统级产品,比如上海和深圳。”
“我们评估城市实力和潜力的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优质企业集聚度、中小企业集聚度、新能源投资热度、高端人才集聚度。今年我们新增了对高端人才集聚度的评价,因为高端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反映了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新能源优质企业集聚度和中小企业集聚度体现一个城市当前在新能源产业的集聚效应,而投资热度集聚度和高端人才集聚度则反映城市在新能源产业的集聚潜力和可持续性。”胡润表示。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