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吸引更多知名高校博士(后)青年人才来鲁创新创业,走过北京站、上海站、天津站,近日,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博聚齐鲁 智惠未来”齐鲁博士(后)菁英人才招聘活动(西安站)收官。该系列活动探索借助市场化引才方式建立“一座城市、一场招聘、一个群体”全覆盖的新型人才招引模式,实现深度、广泛动员,共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83家海内外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22名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对接交流,累计收到简历4237份,达成引才意向1368人,高效助推了全省博士后青年人才招引工作。
“博士后是最富创新活力、最具科研潜能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也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底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周春艳表示,从顶层设计上看,山东始终高起点谋划和推进博士后青年人才工作,通过走进一线城市,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推介的方式,全力全方位做优博士后青年人才服务,给予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明确信息和保障,一站式打通人才招引关键点。
亮出聚才名片
每一个城市、每一站招聘活动前,山东省人社厅都要进行山东博士后青年人才专场推介活动。可以说,这是一场带着十足诚意和真挚邀请的推介会。
“携人才政策和产业机遇,我们希望通过推介会形式,让各地人才都收到来自山东的诚挚‘邀请’。”周春艳就山东博士后青年人才的招才、引才及配套政策进行宣讲,增强各地人才对山东的了解,吸引青年人才到山东创新、创业。推介中提到,当下的山东,处处涌动着创新创造的热潮。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博士后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为广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最新统计的一组数据说明,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过程中,山东的博士后制度改革持续发光发热,齐鲁大地对博士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计,山东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55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97家,流动站实现了13个学科门类的80个一级学科全覆盖,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实现了16市、重点产业和行业门类“三个全覆盖”;累计招收博士后1.9万余人,在站博士后数量突破7600人,博士后设站数量和招收数量均位居全国各省份前三位。
“山东有着‘蓄力赋能’的青年人才成长新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学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基础和载体。主动搭平台聚焦博士(后)群体,带领山东几十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用人单位一起来沪宣讲推介,可见山东高度重视博士后青年人才工作。”在推介会现场,首次参与推介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卜修明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自身的感受,“对于博士后青年人才来说,优质的平台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职业规划,更多的制度和配套保障也可以促使人才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生产之中。”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为擦亮聚才名片,今年将举办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聚焦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四支队伍,组织举办一系列的人才交流、技能竞赛、项目对接活动,促进山东与海内外人才的交流合作。其中,在青年人才赛事方面,山东还将将举办2024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服务省重点产业企业发展,在系列赛事活动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搭建畅通平台
招聘活动为博士生量身定做,能集中了解用人单位的诉求,也可以更加清楚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优势。此次参与招聘活动的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是2022年3月获批筹建的山东省唯一一家聚焦创新药物研发的省实验室,围绕新药创制急需扩充博士后及研究员科研团队。短短两个多小时,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人事教育办工作人员孟伟伟就收到了40多份简历,与有意向的博士(后)人才建立了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招聘方的燃眉之急。
用直接、畅通、热情的方式向博士(后)人才“敞开怀抱”,此次招聘活动拉近了用人单位与人才的距离。以北京站招聘活动为例,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海信集团等40家全省重点博士(后)用人单位携带4000多个发展前景大、薪酬待遇高的优质博士后岗位参与招聘洽谈,招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30余家北京(及周边地区)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45名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对接交流,引才成效显著。
“跟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一站站走访各个城市,收获颇丰,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搭建的平台,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搭建起多维度的沟通交流平台,切实推动实现资源精准对接。”前来参加招聘活动的山东建筑大学人才工作处(教师发展中心)副处长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盛会也在受访时表示,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以求贤若渴的诚意,现在院校也把博士后青年人才引进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为广大人才搭建起广阔的发展舞台。
四场招聘活动举办期间,同步设置了博士后政策咨询专区,由山东省和济南、青岛、东营、烟台、济宁、威海、临沂、聊城8市博士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为与会博士提供博士后政策咨询服务。同时,首次开通“山东人社”抖音直播、“海聚山东”云宣讲渠道,为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恒丰银行等18家重点博士后设站单位线上推介博士后、博士青年人才岗位。四场直播总观看人数25.4万次,大大提高了单位宣传推广力度和引才影响力。
“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在创新激励方面,山东深入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依托科研创新平台,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特色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按照‘先设岗、后引才’模式定向支持引进优秀青年博士,专项资助从事博士后创新研究工作。”周春艳表示。
据介绍,目前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博新岗位”510个,提供入选人员2年支持期内薪酬待遇不少于30万元/年,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不少于15万元、社会科学领域不少于8万元。推动建立订单式培养博士后模式,依托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定向联合培养,持续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在项目扶持方面,在全国率先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启动实施博士后创新种子培养计划,为全职博士后提供科研启动资金;对博士后自主创新研究入选“博士后创新项目”的,给予一等项目10万、二等项目5万、三等项目3万资助;依托“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在站博士后到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访学交流,给予最高12万元经费支持。
持续释放人才最大效能,山东也将“无微不至”的青年人才服务体验植入日常的“关键小事”,竭尽所能地提供贴心、细心、精心的服务,最大限度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在招聘现场,多家科研院所人才工作负责人介绍,目前山东对到省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创新研究的博士后,省级统筹给予最长3年、每年5万元生活补助,出站后来(留)鲁工作的博士后,再发放15万元一次性生活补助,且免征个人所得税。在畅通发展通道上,实施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博士后可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在贴心服务上,优秀博士后将有序纳入省、市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保障范围,提供交通出行、免费旅游健身、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此外,全省16市均相应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博士后政策,构建形成了站前、站中、站后全链条资助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保驾护航。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