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在成为央企基金投资的重要方向。2024年岁末以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合作方发起筹设的两只百亿级投资基金先后完成签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成为两只基金的共同方向。
央企成立百亿创投基金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提出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已有81家央企设立了创投基金,累计出资237笔,投向113只基金,累计出资规模达3826亿元。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国新旗下的国新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据了解,新发起筹设的国新创投基金由中国国新与杭州市政府共同发起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在战略性新兴行业直投项目布局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领域都是央企创投重点布局方向。”央企创投相关部门负责人谢听云介绍。
中国国新总经理莫德旺表示,截至2023年年末,国新基金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项目250多个、金额超1000亿元,约占总投资金额的80%,实现9个子领域全覆盖。国新创投基金的设立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推动央地合作开启新篇章,并在打造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上展现央企新作为,着力建设成为一只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优质基金。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致力长周期陪伴创新企业成长,推动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央企投资基金应该致力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谢听云表示,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山东出台创投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提出省财政对满足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给予实际投资损失金额20%的风险补贴。
据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祝恩元介绍,山东探索科技财政金融联动形式,加强科技股权投资“先投后股”“拨投结合”“股权联动”等试点工作,做好跟踪服务、防范风险,更好发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示范撬动作用。
另外,2024年年末,由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山东新动能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在青岛市完成工商注册。该基金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参股设立的天使基金,规模1亿元,存续期10年,省级引导基金出资40%,将重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向山东“十强产业”领域早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新动能天使创业投资基金由新动能基金公司及直属公司联合山东财金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等出资设立,新动能基金公司权属企业山东省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截至目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累计设立4只天使基金,正在推进2只天使基金设立工作,待全部完成设立后,引导基金参股的天使基金总规模将达到10亿元。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12月25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技术项目签约落户济南。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电装储能”)联合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国投公司”)、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济高科创投”)合资设立中储国控技术(山东)有限公司(下称“中储国控”),聚焦新型储能BMS关键核心技术,致力于实现储能系统相关产品自主研发供给,降本增效。

“在河南、江苏等多地都在推动引入中电装储能科技项目落地的背景下,济高科创投作为高新区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投资主平台,打破传统招商引资单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的模式,凭借科创金融和地方产业布局优势联合山东国投公司,通过与中电装储能三方合资新设公司促成了项目落地,成为济南高新区资本招商对接央企产业转移的典型。”济高科创投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央国企强强联合,中储国控将致力于培育储能BMS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赋能新能源核心产业在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同时,此次合作将以BMS业务新型储能产业为切入点,立足济南新能源产业基础,整合新能源全产业链资源,促进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
此外,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山东省金融支持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试点首批名单。作为新型储能的核心试点企业,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重点创新股权、债权、保险、碳金融衍生品等系列绿色金融工具,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型储能项目融资新模式。
中储国能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一直将山东省作为自身发展壮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产业的重要实践基地,中储国能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融资新模式,积极打造示范案例,树立行业新标杆。
给予央企创投更大支持
针对以往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此次政策对央企设立创投基金的投资方向给出了引导,直击痛点,填补了市场空白。
“支持央企创投应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建立以功能作用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既要‘算总账’,对整体投资组合开展长周期考核评价,还要‘算大账’,考核评价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效益回报等要素,不以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为目标。”山东省某资产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姜万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应出台相关政策,有序规范推进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运作,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项目对接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资本支撑。
在2024年6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局长王海琳曾表示,将指导中央企业用足用好现行相关政策,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王海琳表示,近年来,中央企业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序开展了有关基金投资业务,充分利用基金聚集资本、决策灵活、分散风险的优势和特征,通过有效投资积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创业投资发展,近年来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尤其是对创业投资基金提出了差异化的支持政策,主要投向了先进制造、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在推动科技攻关、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们将指导中央企业用足用好现行相关政策,聚焦主责主业,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长期耐心资本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海琳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同,在放宽规模限制、提高出资比例、注重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明确尽职免责容错条件等方面,给予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更大支持。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