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公司
未名医药拟2.9亿增资山东衍渡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1-7 9:44:11  

1月3日晚间,未名医药(002581.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山东衍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衍渡”)增资2.9亿元,全部计入其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山东衍渡注册资本将增至3亿元,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对于此次增资的目的,未名医药表示,本次使用自有资金向山东衍渡增资2.9亿元,是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和研发工作需要,增强山东衍渡的资本实力,进一步推动山东衍渡的研发工作有序、加速开展,有效提升公司在临床试验及新药研发方面的整体竞争力,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提升在临床试验及新药研发方面的竞争力

据了解,山东衍渡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位于淄博市张店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等。

财务数据方面,山东衍渡2023年亏损金额较大,且2024年前三季度未实现营业收入。具体来看,2023年度,山东衍渡实现营收56.60万元,净利润亏损3955.90万元;2024年1-9月,该公司营收为0,净利润亏损370.21万元。

未名医药在公告中表示,山东衍渡以自主创新建立的高表达重组蛋白平台为依托,构建了多个生物制品药物研发体系,其中,公司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准备阶段。本次使用自有资金向山东衍渡增资2.9亿元,是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和研发工作需要,增强山东衍渡的资本实力,有效提升公司在临床试验及新药研发方面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晚间,未名医药还披露了山东衍渡就拟开展的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III期临床试验研究与天津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开心生活”)签署《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协议》的公告,根据协议约定,山东衍渡聘请开心生活提供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服务费用共计5581.76万元。

未名医药表示,上述III期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时间节点直接影响药品上市的周期。此次合作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推进临床试验各项工作,确保临床试验高效、有序开展,从而缩短整体研发周期,加速新药的上市进程,有效提升公司在临床试验及新药研发方面的能力。

近几年业绩承压

据了解,作为一家医药制造业企业,未名医药主营业务包含干扰素、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医药CRO/CDMO、疫苗和医药中间体五大生物医药优势板块,但近几年未名医药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自2016年未名医药实现最高净利润4.18亿元以来,该公司业绩便持续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未名医药营业收入分别为11.62亿元、6.65亿元、5.68亿元和2.77亿元,逐年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0亿元、-1.05亿元、0.63亿元、-1.96亿元,波动幅度较大。

2021年至2023年,未名医药分别实现营收4.03亿元、3.57亿元和4.30亿元,同比分别变动45.47%、-11.33%和20.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0.15亿元和-3.32亿元,同比分别变动238.31%、-105.42%、-2163.19%。其中2023年亏损3.32亿元,创下公司自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

2024年前三季度,未名医药仍未走出亏损。财务报表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6.99%;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下降50.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0.52万元,上年同期为187.52万元。

资产方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未名医药货币资金余额为3.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97%,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10.4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未名医药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一直较高。

2020年,未名医药销售费用达2.86亿元,超过了当年营业收入。2021年至2023年,未名医药销售费用分别为3.45亿元、2.92亿元和2.88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约86%、82%和67%。2024年前三季度,未名医药销售费用达1.9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约61%。

“未名医药持续较高的销售费用占比可能与其市场推广策略有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往往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华北地区一家券商的业务经理郝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然而,过高的销售费用也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压力。相关企业应优化费用结构,以提高销售效率并降低费用占比,还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销售费用的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