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麒麟(002984.SZ)1月10日晚披露,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2025年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模合计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随着海外业务规模的扩大,为了规避外汇波动风险,包括赛轮轮胎(601058.SH)、海信视像(600060.SH)、宏创控股(002379.SZ)等在内的多家山东上市公司公布了外汇套期保值计划。业内专家表示,我国企业参与外汇套期保值的比例仍有待提升,套保成本也有待进一步降低。

森麒麟再推套保计划
“为进一步锁定成本,有效规避外汇风险,防范汇率大幅波动给公司及子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森麒麟方面对外表示,伴随公司“833plus”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公司全球化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公司跨境投资、融资、设备及原材料采购等国际交易日益频繁。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可以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
据披露,森麒麟拟开展的相关外汇业务仅限于从事与公司实际经营业务所使用的主要结算货币相同的币种,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泰铢、迪拉姆等。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的外汇业务的具体方式或产品主要包括但并不限于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外汇期权、利率互换等。
森麒麟强调,公司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遵循稳健原则,不以投机为目的进行外汇交易,所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具体经营业务为依托,以进一步锁定成本、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为目的。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化布局的轮胎企业,森麒麟已在泰国建有轮胎生产基地,且在加快推进摩洛哥、西班牙等项目建设,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布局8座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中国3座,泰国2座,欧洲、非洲、北美各1座)。
财务数据则显示,森麒麟出口及境外收入占比颇高,2024年上半年出口及境外收入为36.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9.09%;2023年和2022年出口及境外收入分别为68.12亿元、55.2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6.87%、87.85%。
在出口及境外收入占比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外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不容小视。而森麒麟也已经连续多年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其中2024年初审议通过该年度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模合计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到了2024年10月,森麒麟上调年度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模至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不过,森麒麟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开展情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森麒麟期末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金额分别为230552.45万元、66682.19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0.24%、5.65%,报告期实际损益分别为-12751.28万元、9366.73万元,森麒麟坦言相关套期保值业务“未及预期效果”。
赛轮轮胎、海信视像等也有计划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海外业务的规模逐渐扩大,正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赛轮轮胎去年12月披露,公司审议通过了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赛轮轮胎拟开展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资金额度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9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交易品种包括远期、掉期、期权等业务。
海信视像则披露,公司2025年度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金额累计不超过6亿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交易品种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业务等。
宏创控股2024年11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出口业务主要采用美元进行结算,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公司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在任意时点总持有量不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投资品类包括但不限于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外汇期权、货币掉期、利率掉期、利率期权等或上述产品的组合。
此外,英派斯(002899.SZ)此前也披露,拟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或等值外币)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豪迈科技(002595.SZ)拟自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期间,开展累计金额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统计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发布套保相关公告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达1408家,发布汇率风险对冲公告的公司较2023年全年增加了近70家。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和避险网整理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外汇套保参与率约为28%,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参与外汇套保的比例虽然有所提升,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仍然相对较低。”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分析师周骥分析,境内可选用的外汇套期保值工具成本较高且不完全满足现有企业的需求,这使得一些企业难以承担相关成本或者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套期保值工具;而一些负面报道可能使企业对于套期保值产生负面印象,进而影响了他们参与其中的意愿。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实体企业参与套保占用资金多、成本高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降低实体企业套保成本,使得套保真正成为企业成本有效的避险手段,仍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