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下,A股市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回购潮。山东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309家鲁股中,125家实施了股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为95.68亿元,回购股份上市公司家数、回购金额均创出历史新高。
2025年,鲁股回购增持的热情不减,截至1月8日,已有5家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5家公司公布了股份回购意向,还有30余家公司披露了股票回购实施进展。
2024年四成鲁股实施回购
2024年,120多家山东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占总数的四成。28家企业在股份回购行动中金额突破亿元大关,步长制药(603858.SH)以7.11亿元的回购金额拔得头筹,海信视像(600060.SH)以5.65亿元的回购金额位居第二,歌尔股份(002241.SZ)、圣泉集团(605589.SH)、海尔智家(600690.SH)、利群股份(601366.SH)的表现也不错,回购金额均超过了4亿元。

整体来看,2021年至2023年,鲁股的回购家数分别为51家、74家、92家,回购股份支出金额分别为63.56亿元、75.02亿元、50.40亿元。2024年,超过120家鲁股实施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达95.68亿元,回购家数和回购金额均明显超过之前的年度。
鲁股在二级市场的积极回购行为,表明其愈发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对投资者的回报,政策支持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去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正式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到去年12月,金融管理部门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明确释放了进一步加快回购增持贷款投放、更大力度支持提振股市的政策导向。 政策的鼎力支持,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充分带动了A股公司回购增持的积极性。
经济导报记者初步统计,自回购增持再贷款专项工具落地两个多月来,不少于20家山东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贷款相关公告。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是为了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为其维护公司价值、开展市值管理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提供了一项新工具。”
2025年鲁股回购势头强劲
今年年初至1月8日,已有不少于30家山东A股公司公布了回购股权的相关公告。其中,5家山东A股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分别为龙泉股份(002671.SZ)、海容冷链(603187.SH)、科捷智能(688455.SH)、孚日股份(002083.SZ)和利群股份(601366.SH),回购金额合计达0.50亿元。利群股份回购金额最大,达0.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龙泉股份是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为200余万元。

5家公司公布了回购股份意向。例如,南山铝业(600219.SH)、朗进科技(300594.SZ)、步长制药公布了回购报告书,日科化学(300214.SZ)公示了回购股份方案。海尔生物(688139.SH)也于1月6日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据公告,该公司董事长谭丽霞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再次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含),不超过2亿元(含)。
此外,还有30余家山东A股公司公示了股票回购实施进展,也展现了其对于自身成长和市值管理的关注。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山东钢铁(600022.SH)和天能重工(300569.SZ)分别于1月6日和7日发布了《关于补充回购股份资金来源暨收到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的公告》和《关于取得金融机构股票回购贷款承诺函的公告》,朗进科技于1月6日,与金融机构签订股票回购借款合同并将股票回购贷款期限由12个月调整为36个月,这些举动彰显了鲁股对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充分利用,也展示了银行和上市公司之间的积极互动。
国联证券策略分析师包承超等在策略研究专题报告表示:“于商业银行而言,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为银行创造了一个新的贷款需求环境,利于银行拓展上市公司相关业务,但对银行的客户筛选准入及贷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对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而言,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为其提供了低成本资金,为其进行市值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贾义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