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预计净利润超2亿!威高骨科2024年业绩回暖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5-1-24 14:30:27  

近日,威高骨科(688161.SH)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8.07%到113.68%。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骨科耗材带量采购全面执行进入平稳期,威高骨科业绩改善明显。威高骨科总经理卢均强在接受调研时表示,“虽然集采前后价格降幅较大,但是主要产品线均实现了销量、手术量、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2亿

威高骨科在公告中披露,经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到2.4亿元,同比增长78.07%到11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1亿元到2.31亿元,同比增长77.02%到114.09%。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威高骨科的业绩改善在2024年前三季度已有所体现。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34.66%。其中第三季度威高骨科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16.33万元,同比增长594.19%。

公开资料显示,威高骨科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山东威海。公司主营业务为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以及骨科手术器械,产品覆盖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骨科手术器械等全骨科领域。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是威高骨科的业绩巅峰。2019至2021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4亿元、18.24亿元、2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6%、15.87%、18.0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42亿元、5.58亿元、6.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17%、26.43%、23.62%。

但自2022年起,受集采的影响,威高骨科便出现业绩滑坡。到了2023年,威高骨科营收和净利更是双双下滑。财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84亿元,同比下降37.6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12亿元,同比下降81.3%。

虽然2024年净利润不及2022年及此前水平,但对比2023年度改善较为明显。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威高骨科表示,骨科耗材带量采购全面执行进入平稳期,公司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并主动调整相关经营策略,以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覆盖率,从而实现业绩增长。

据梳理,2024年5月,关节产品续约完成,下半年陆续执行;2023年9月创伤联盟集采续约,2024年5月陆续执行;2023年上半年脊柱全国集采执行,目前已全面执行。而且从各产线带量采购的续约报量与执行情况来看,国产品牌需求量占比进一步提升,整体市场份额以国产品牌为主导。 

开拓新产品和新领域

业内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未来随着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国产头部企业将发挥自身研发创新、生产能力、渠道资源、资金等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新业务产线以及海外市场也是威高骨科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脊柱、关节、运动医学和组织修复、创伤是威高骨科的四大主要产品线。据悉,该公司还在推进人工骨、运动医学、脊柱微创等新业务产线,且海外产品注册已全面启动并落地。

其中,运动医学业务发展迅速。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853.80万元,同比增长超11倍。根据威高骨科财报,这和集采的机遇密不可分。在运动医学集采落地前,2023年威高骨科的运动医学和组织修复业务增速只有3.3%。

据了解,不论从全球还是从国内来看,运动医学市场都具有较高增长潜力。

西南证券研报数据显示,运动医学占据全球骨科市场份额10%以上,2018年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接近60亿美元,增速高于骨科整体市场,预计2024年将达到91亿美元,是未来骨科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在新产品布局方面,2024年威高骨科“骨填充囊袋系统”和钛涂层“椎间融合器”注册证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核批准。该公司在研项目有多孔钽,正尝试工艺转化,未来将应用在更多的内固定或植入物中。在新技术方面,该公司围绕微创进行研发布局,包括脊柱微创、内镜诊疗、介入诊疗等,对高强度可降解骨水泥进行了大量开发。

在勤修“内功”的同时,威高骨科也在积极寻求外延式并购扩张的机会,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目前,威高骨科正推动东南亚市场的重点渠道建设,在印度尼西亚、泰国通过渠道及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增加品牌曝光度,提高市场覆盖。此前,威高骨科董事长陈敏透露,威高骨科也在计划进军欧美市场,考虑通过海外并购一些拥有充沛现金流和良好产品先进性的企业加速这一进程。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